编者按: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2022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推出“我心中的好老师”系列,作为“教学质量提升月”主要活动之一,对参赛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梳理,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情,引领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网讯 《基因工程》是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生物学科的相关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是基因检测、载体构建、测序分析、转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等技术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基因工程制药、基因工程育种等高新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魏巍博士作为《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的一员,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教学理念,立足产业前沿,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创新、创业意识的教学目标,采用BOPPPS教学设计构建理论知识教学模块,引入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搭建应用信息教学模块。
在魏巍老师的课堂里,教师科研工作中的进展与阶段性收获,最新的科学研究资讯就是课程教学的保鲜剂;产业发展动态与基因工程实践案例解析则是课程教学的活化剂;创新、创业案例的研讨交流就成为了课程教学的催化剂。清晰流畅,激情洋溢的讲授,活跃的互动交流氛围,让原本抽象,略显枯燥的课程体验变得直观、亲和,《基因工程》也渐渐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探索创新课程讲授方式,扩充专业知识内容,拓展知识视野,培育产业思维、创新意识的同时,魏巍老师还十分重视构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课程育人载体。她将学术文献解析,学术规范意识培养,科学伦理观普及,科技强国理念传导等课程思政要素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责任意识,激发学生锲而不舍,勇攀科学高峰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019级生物技术专业2班周凌宇谈到听课感受时表示,魏巍老师授课很有针对性,好似知道我们在想什么,讲授知识的过程也十分细致,课程内容与相关的社会热点,生物产业、行业资讯联系紧密,特别是课前的小知识分享,不仅拓展了大家的知识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未知的热情。
同样对魏巍老师讲授课程印象深刻的2019级生物技术专业1班陈百成同学则谈到,魏老师运用了很多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大家感觉每次课程都有点不一样,很有新鲜感。同时,听课时能够清晰的知晓老师的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老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和大家有互动,增强了大家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出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