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2022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推出“我心中的好老师”系列,作为“教学质量提升月”主要活动之一,对参赛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梳理,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情,引领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讯员 罗安邦)“请带好护具,比赛开始!”“技术性击打躯干,红方得1分。”“转变战术,注意腿法……”“加强防守……防守反攻……”潇湘武馆综合搏击训练馆内,这是体育学院张梁老师《跆拳道》课程上,频频传来同学们这样的声音。
据悉,武术搏击属于重竞技运动项目,与训练、竞赛、实战密不可分,教师把课堂模拟为竞赛现场,学生身兼“三员”,即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跆拳道技术动作学习、“翻转式”跆拳道教学方法和技术战法探究、跆拳道运动竞赛执裁,学生根本“停不下来”。老师是仲裁,及时纠正学生动作、执裁误区。
“我们团队是常胜将军,因为我们经常开展自主训练,相互之间研究老师上课讲的技术和技法、战术和战法。老师“比赛式”的教学模式既让我们感觉紧张有趣、又激励着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研究。”2020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3班张吉朋说。
同时,张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部分同学“开小灶”,传授“秘籍”。张老师说:“这部分学生底子相对薄一些,我多教一点,他们进步会更快。”
张老师介绍,传统的跆拳道课程教学仅仅是“灌输式”地教授学生品势动作,无法真正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把课堂“变”成了赛场,增强了跆拳道学习的代入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活学活用”,注重学生能力和技术的养成,学生的收获很大。
跆拳道课堂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