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2022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推出“我心中的好老师”系列,作为“教学质量提升月”主要活动之一,对参赛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梳理,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情,引领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网讯(通讯员 周晓燕)“现在我们讨论第三组提出的解决方案:将货款交给双方都信得过的第三方保存,在交易结束且买方对货物满意的前提下,再由第三方付款给卖方。大家是否觉得这个方法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在淘宝网站购买商品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支付方式。我们称之为:第三方存管。在国际贸易中,这种支付方式我们称之为:信用证结算。”6月2日,10号教学楼涉外商务英语实验室《国际贸易实务》的课堂上,外国语学院祝懿婷老师正在用与同学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案例讲解国际贸易中非常复杂的结算方式——信用证结算。

图为祝懿婷老师《国际贸易实务》课堂现场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是专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课程,是一门极具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随着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蓬勃发展,涉外企业和跨境业务增多,对“擅长英语交际,通晓国际商务知识,具备职业道德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涉外商务实操能力的重任。
为了讲好《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祝懿婷老师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形成价值引领;将国际贸易学与社会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融合形成理论基石,引入博弈论、人际交往策略作为单元教学理论指引;将教育部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与信息化教学平台相结合开展实战教学;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达成知识内化,形成“价值引领、理论强基、实战赋能、研讨内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网状知识结构;培育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树立追求“中国梦”的人生观、世界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总会带给我们新鲜的挑战。祝老师专门设计了‘永航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我们开展跨境电商模拟实战操作;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门英语课有这么多计算题,报价计算、佣金计算、尺码吨计算……在老师的辅导下,我们都能正确完成,这些实务操作训练让我们对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2019级商务英语本科2班的李盼盼同学告诉我们上课的感受。
“专业课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引路人’,我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责任和道理。”祝懿婷老师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始终坚持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互联网+”为牵引,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将外语智慧教学平台引入专业核心课程实习实训环节之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英语专业深入融合,实现高质量人才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