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婕)为深化产教融合、弘扬传统工匠精神,建筑工程学院牵头园林园艺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学院规划建设的现代化木工实训室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该实训室集教学、实践、创新于一体,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建筑类复合型人才,为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
木工实训室科学划分为粗加工区、精细加工区(车旋区、研磨区、榫卯区、切削区)、手工制作区、数控雕刻及激光切割区、半成品存储、展示研习教学区,空间布局合理、通风采光优良,并配备专业级照明系统及消防、急救等安全设施,充分保障师生教学与操作安全。实训室通过传统工具与智能设备的结合,构建了一个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实践平台,可满足家具制作、工艺品设计等多样化需求。
实训室配备传统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凿子等)与数字化智能设备(如激光雕刻机、可调速拉花锯、多米诺开槽机等),形成“手工艺+数字化”的双轨教学模式。其中,激光雕刻机和智能台钻等设备支持高精度加工,为复杂创意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落地方榫机和砂带机则大幅提升传统榫卯工艺的效率与质量。
依托优质资源,实训室开设鲁班锁制作、明式家具制作、相框设计等特色实验项目,将传统木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深度融合。课程覆盖从基础技法到综合创新的全阶段,学生可通过实践掌握木材加工、结构设计、装饰工艺等核心技能。此外,实训室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选课,助力跨学科能力提升。
除日常教学外,木工实训室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开展亲子研学、木艺体验、非遗文化工作坊等活动,吸引校内外师生及公众参与。通过“沉浸式”木工体验,不仅普及传统工艺知识,更推动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木工实训室的建成,标志着学院实践教学体系迈入新阶段,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训室功能,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木工技艺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粗加工区

精细加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