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第四十个教师节,聚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学校推出“课程思政大练兵 优秀教师教学展示系列报道”,旨在宣传在教书育人方面率先垂范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工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与治理》参赛课程经验分享
2024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新教师组二等奖—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沈俊豪
一、课程简介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与治理》课程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本课程在梳理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监测方法、品质评价以及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此外,结合专业的特色,每节课通过案例讲述最新环保热词,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经验及建设成效
(一)课程教学经验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污染物种类、来源、危害、以及不同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净化技术和治理措施,为我国室内环境健康发展以及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做贡献。本学期课程面向的是2022级环境工程技术(专)1-3班的学生,选课人数92人,课堂氛围较活跃,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一般,课堂专注度不够。对于以上问题进行了针对的教学设计:(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布置课后作业。(2)从基础出发,简化问题,突出课本。(3)贴近生活,丰富的案例,如用环保热词案例组织学生讨论。(4)互动教学,通过有趣的视频,图片、课堂提问、文献阅读与学生互动。
(二)课程建设成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分析室内环境问题的能力,运用环境科学、环境监测与环境标准、污染治理原理等解决室内环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后续从事环保、建筑、卫生、技术监督、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具体成效如下:(1)学生期末成绩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平均分74.33分,优良率为42.39%,其中优秀率为20.65%。(2)学生灵活运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题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3)学生进行课堂内容启发后,积极参加双创项目,并在校内创新大赛中获得了铜奖和三等奖等好成绩。(4)学生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本次讲课竞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投票中获得第1名。
三、个人体会
入职武生院一年以来,向优秀教师们学习到了很多宝贵教学经验,如: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节设计、教案梳理撰写,PPT美化排版等。参赛过程中观摩其他学院教师的精彩说课,让人茅塞顿开,为自己后续的教学提供帮助。今后,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个人简介
沈俊豪,男,博士,中共党员,讲师,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讲《环境规划与管理》、《室内空气污染监测与治理》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环境功能微生物群落。博士在读期间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正式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3篇。被评为2023-2024学年校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