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师德先进个人 叶朗
编者按: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充分展示新时代高校“大国良师”形象,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环境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近期学校开展了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工作,通过展示武生院师德师风优秀事迹,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动我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叶朗将《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课程与专业竞赛、双创相融合,鼓励和指导授课班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和全国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该班级就有16人次在校赛、省赛和国赛中获奖。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优质活力课堂
土木工程专业的很多课程核心内容多、学习难度大。为了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打造活力课堂,叶朗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方面花了很多心思。他率先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提出并实践了“显隐协同整合优势资源、企校双驱培养产业人才”的教学创新理念,在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叶老师把自己所主持的科研项目的结题成果无偿贡献出来,指导我们加工成学术作品,成为我校唯一入围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复赛的队伍。”建筑工程学院考研成功上岸的学生杨浩,是叶朗老师的学生团队负责人,他说,“在准备比赛的一个月过程中,老师经常和我们废寝忘食地讨论和修改作品,甚至连续一个星期熬夜到两三点钟为我们修改参赛材料。在研究生复试面试中,得益于叶老师指导我立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获得的国家级专业竞赛奖励,我的复试非常顺利。真的非常感恩,能遇到这样的老师。”
二、坚持持续深度育人,助力学生登高望远
“通过参加竞赛、双创等活动,与其他高校的优秀老师和学生交流和竞争,提升学生的眼界,学生也会真正关注行业的前沿,未来才能更好在行业立足。”叶朗一直坚持持续深度育人,他坚信,“把课堂教学和专业竞赛、双创活动结合起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在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行业的发展,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会进入更深的层次,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好”。
“在今年以前,如果说我会成为一项专利的拥有者,我真的不敢想,但现在这已经变成了事实。叶老师指导我们要提升眼界,努力掌握行业前沿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创新”,成功入职北京某国企的学生陈澳丽是叶朗工作室的学生骨干,她说,“叶老师经常跟我们介绍行业的新动态、新政策、新事物等,他还鼓励我们开展专利产品的研发。在跟随叶老师开展调研、构思、建模和申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获批了专利,还学会了很多对待人待事之道。在找工作的时候,叶老师所启发的求职的诀窍和面试技巧,让我得以顺利高质量就业。”
经了解,叶朗所带的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进入铁四院、上海隧道、汉阳市政等国企、央企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2020级土木工程2班学生杨柳在2023年第十六届全国先进成图大赛中一鸣惊人,斩获全国一等奖。“曾经的我属于学院建档立卡的‘四困生’,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未来非常迷茫,曾经不止一次想转专业,直到遇到了叶老师。他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真实学习经历和工作历程,特别是老师很能够洞悉我们的内心活动,见缝插针地给我们这些想要“躺平”的学生实施思政教育,激励我们奋发有为。慢慢地,班上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跟着叶老师,参加工作室、做项目、写专利、搞比赛,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都变得浓厚起来。今年的成图比赛拿到全国一等奖,这就是好老师的能量。我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信心,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憧憬。”
三、坚持自我提升,夯实人才培养能力基础
“老师的知识库应该是动态的,考证和转型发展是驱动知识库不断扩容的两大法宝。”2016年毕业来校工作以后,叶朗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暑期大会战,借助于转型发展的机会,全方位提升自己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来校工作后,我陆续成为《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9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不断地上新课,一开始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适应以后,反而让我得以实践多种教学方法,系统地跟踪和监测不同教学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改进教学方法。”
从教8年来,叶朗一直很重视自身专业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技法的学习和提升。叶朗表示:“‘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是教师的大忌,老师需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而且是要先于学生练就扎实学识,形成对未来的人生的高尚追求,学生才能从综合素质过硬、三观端正的老师身上不断获取新知识、找到人生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叶朗在2018年-2022年陆续取得了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师执业资格证书。
工作以来,叶朗在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桥梁工程》的教学研究也获得了2022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023年又获批为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实际上,叶朗来校工作以来共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市校级课题1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1篇,授权专利1项,编写教材2本。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50余项,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还曾获学校优秀教研室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劳动先进个人、讲课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没有坏学生,但是有懒学生。唤醒他们内心的奋斗欲,让他们对未来的人生有所追求、有所憧憬,成为“双自双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是武生院教育人的追求之一。”叶朗介绍说。叶朗还经常组织授课班级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在创业比赛中将好的创意或者点子跟学生进行分享,在专业竞赛中组织竞赛指导知识答疑和课程建设。“通过案例导学、任务督学、项目研学、以赛促学,不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升专业能力。我的课堂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的成长非常明显,也是我最欣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