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第四十个教师节,聚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学校推出“课程思政大练兵 优秀教师教学展示系列报道”,旨在宣传在教书育人方面率先垂范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工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临床医学概论》参赛课程经验分享
2024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中级职称组一等奖获得者—生命科学与技术院 徐明
一、课程简介
《临床医学概论》为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诊断学基础和临床各科常见疾病两大部分,具有内容全面、基础性强及实用性高等特点。课程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二、课程教学经验
(一)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深入梳理课程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供给。课堂上为学生讲授临床医疗行业的典范、历史故事、科学家成就、名人事迹、人文、社会现象、热点新闻、应用与前景等,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
一是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政道理;二是组织学生针对特定的思政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交流中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三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师生互相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临床诊疗场景进行问诊和体检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医生的职业角色和应有的道德行为;四是结合自身从事临床工作的经历,给学生讲授自己是如何接诊患者做好人文关怀的,为学生树立榜样;五是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思政教育内容,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六是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思政实践,在讲授完某个疾病后让学生对该疾病在线上各网络平台、学校内及校外的社区、福利院等多个地方进行科普宣讲,使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及课程思政有效融合。
(二)“双创+”的教学经验
一是引入临床医疗创新和创业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创新点和商业价值。例如,课堂引入已有医疗器械的改进、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医疗服务模式及医疗手段的创新等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创新点和商业价值。二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布置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创新或创业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调研、策划和方案设计。
(三)“企业+”的教学经验
引入医院及检验公司提供的真实病例和检验数据,进行课堂案例分析。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的经历讲授疾病的实际诊疗情况。组织学生到武汉市各医院及医学检验公司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其运转情况、科室设置、临床诊疗流程、检验流程、设备使用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三、课程建设成效及个人体会
(一)课程建设成效
1.丰富了课程思政资源库。通过内部挖掘与整理、外部收集与整合、创新资源形式、学生参与共建及定期更新与优化等方式,构建了该门课程的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视频库、图片库、视频库及文献库。
2.创新了教学方法。进行了BOPPPS教学设计,采取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方式,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导入临床病例、疾病典型图片与视频、临床真实检验报告,运用情景模拟创设临床环境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讨论;课外通过项目驱动以实际任务如疾病科普等促进知识应用。
3.优化了课程考核内容。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试卷中增加了课程思政内容的考核,平时考核中还增加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素质融为一体。
4.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鼓励并指导学生运用医学虚拟仿真平台进行课外学习以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学生在湖北省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技能大赛获得多个奖项。
5.与医院及检验公司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分批次组织学生见习,使学生了解了实际工作流程和行业标准。另外,根据企业反馈调整了课程内容,增加了热门技术和实用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实习及就业。
(二)个人体会
1.课程规划至关重要。合理的框架可确保知识体系完整且系统,使学生稳步建立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
2.教学方法灵活有效。采取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模拟临床诊断等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互动反馈持续改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意见收集,能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重点,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适应医学领域发展和新时代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个人简介
徐明,女,中共党员,讲师。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就职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任内分泌科临床医师。2017年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现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的一名专任教师,承担《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及《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科研论文9篇,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技能大赛获奖多项,曾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课程思政案例评选三等奖、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