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导航》
本讯网(通讯员:校教学信息中心王雅薇、方荣欣、邹亮)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我校连续两年举办了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主题的“精彩一课”大比武教学竞赛。2017年“精彩一课”大比武教学竞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研究,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热潮。
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贺杰副教授
问题1:本次“精彩一课”大比武暨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主题,请问您哪些内容与主题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什么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如何?
贺杰老师:我主要讲授创业机会这一章,讲授中通过一些案例讲授创业机会的特点及把握创业机会的方法,通过引入中国互联网三巨头的案例,讲述他们利用互联网发展把握机会最终成功的经历,讨论他们各自创业时选择项目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理解创业机会。
问题2:请问您参赛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贺杰老师:参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导入、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创业课程很枯燥,我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使创业与专业相融合,引入时下热点、新鲜事物或者新潮的技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问题3:本次竞赛有何心得体会?
贺杰老师:通过本次竞赛对提高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更大的帮助,而且授课教师通过该竞赛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获益颇丰。
体育系 郝晓蕊副教授
问题1:本次“精彩一课”大比武暨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主题,请问您哪些内容与主题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什么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如何?
郝晓蕊老师:“海底捞”案例采用互联网+。因为海底捞是有名的火锅店,按照常人的思维一定是味道好,你告诉学生是因为服务好学生不会相信。告诉他们不是因为味道,让他们在百度上输入海底捞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海底捞的服务有毒”,同时激发他们创新商业模式的魅力。学生自己查之后对海底捞的服务模式有说不完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商业模式的好奇心。
双创+结合的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高级瑜伽的技能创业,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方法创业。专业+创业+课堂相融合的模式更贴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深入的思考发言。
问题2:请问您参赛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郝晓蕊老师:课堂上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运用提问+启发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主动思考融入课堂。改变过去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的纯灌输的模式。
问题3:本次竞赛有何心得体会?
郝晓蕊老师:比赛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要多看书,多学习。积累知识,钻研教法。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王金副教授
问题1:本次“精彩一课”大比武暨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主题,请问您哪些内容与主题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什么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如何?
王金老师:在介绍导航课中的知识点时与实际的案例结合,这些案例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企业人事,利用他们的成败经验,给学生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
问题2:请问您参赛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王金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引入知识点,介绍案例,分组讨论,小组互相打分,教师点评。学生比较积极。学生最喜欢的是做游戏,每个人都参与,并且有胜负输赢。
问题3:本次竞赛有何心得体会?
王金老师:通过这次比赛学习到其他老师的长处,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不仅可应用于创业导航课,还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食品工程系 卢金珍老师
问题1:本次“精彩一课”大比武暨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主题,请问您哪些内容与主题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什么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如何?
卢金珍老师:初创企业生存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初创企业的特点、面临的管理风险及处理办法,并能应用到以后的创新创业中。学生反映效果较好,学习到创业者要有危机意识、创新意识、战略意识和创业意识,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
问题2:请问您参赛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卢金珍老师:案例分析法、视频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学生反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尤其是结合学生专业或感兴趣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接受。
问题3:本次竞赛有何心得体会?
卢金珍老师:好的一堂课,需要精心组织、设计,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多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因材施教。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刘靖老师
问题1:本次“精彩一课”大比武暨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主题,请问您哪些内容与主题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什么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如何?
刘靖老师:在讲课比赛中,我引入微助教进行课堂管理,借助这个平台,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之所以选择这种教学方法,是因为手机进课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只有合理利用手机,才能将这种资源合理运用于课堂。最后使用效果不错,学生很感兴趣,我也觉得上课手段更丰富。
问题2:请问您参赛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刘靖老师:将互联网引入课堂,同时将身边案例作为分析对象,进行案例研讨。学生反馈积极,听课效果有较大提升。本次比赛经验就是要和学生多方位互动,包括课上课下以及线上线下,只有如此,才能多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问题3:本次竞赛有何心得体会?
刘靖老师:本次比赛体会就是老师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才能更快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学院 陶杰老师
问题1:本次“精彩一课”大比武《大学生创业导航》以“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主题,请问您哪些内容与主题使用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为什么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如何?
陶杰老师:基本上有1/3章节用到了“双创+课堂”、“互联网+课堂”。我拿到教案之后会仔细研究,精选有代表性的案例与素材,挖掘有针对性的视频,在研讨课前两三天会在网上把讨论话题布置下去;如果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由于时间不够未能及时发言,我们还鼓励课后在网上继续开辟话题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特别是我们的创业过程,要做到充分准备、计划周密、不断创新、有始有终。
问题2:请问您参赛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陶杰老师:教学改革方面,1、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如“创业团队”这一节,先让部分同学上台完成“齐眉棍”的游戏,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2、现身说法。书本上的案例仿佛离学生比较遥远,所以我经常寻找一些身边人的案例,或者以我自己大学时代的社团、创业、比赛案例跟学生分享。本次参赛的章节“项目寻找”,我就讲到了我学生时代的token团队为了赚取50万创业基金而参加网易比赛的故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很配合;3、有序组织,科学评价。在课堂前20分钟会对上一次学生的研讨记录作简要点评,营造开放、自由的讨论氛围,不评价学生的对与错,目的是对那些在课堂上未来得及发言,或者有些不善言辞但是文笔不错的同学的进行鼓励。另外,在本次比赛中,我展示一段两分钟的课堂游戏现场真实视频记录,这来源于我在各研讨小组增设了宣传干事,强调影像记录、过程记录。
问题3:本次竞赛有何心得体会?
陶杰老师:本次竞赛得到了我们院系领导和同事的高度重视,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建议。首先我们一起讨论定下竞赛章节;然后组织20个学生开会布置任务,主要是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不断修改讨论话题,时间长达5小时;之后学生花了两天的时间来准备发言稿。在比赛之前,我们花了一上午的时间进行了多次彩排,期间两位院领导一直在课堂把控节奏和发言质量,字字斟酌。这次竞赛的心得我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准备一定要充分,感谢支持、鼓励和帮助我的领导和同事,感谢积极参与和配合的同学们。
(编辑 谢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