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教师教学展示系列报道之五】2022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获奖教师经验分享 鄢志雄

发布日期:2022-09-09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2022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活动,进一步深化新教改,打造新形态,提高新质量,不断提升“双自双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隆重庆祝第38个教师节,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环境氛围,教务处推出2022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获奖教师经验分享展示专题活动,营造“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倾心教学”的浓厚氛围。

《人体解剖学》参赛课程经验分享

中级职称组二等奖获得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鄢志雄

一、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开展医学检验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石和支柱。主要介绍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为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理学的功能、区分病理学的疾病表现、以及掌握和理解临床检验学科中各种检验方法技能,也为疾病的诊断做出准确的判断提供基础。课程以系统为单位,主要阐述了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时安排为48学时,3个学分。其中,重点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名称和位置;难点在于人体各个系统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功能密不可分。同时,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塑造良好医学品质和医德的重要阶段。《人体解剖学》集合众多形态美学特点,结合知识点,穿插相应思政元素和美学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整个课程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我校“双自双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仁心仁术、求是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出应用性强的卓越医检人才。

二、“思政+”课程建设

首先,是寻找思政素材。人体解剖学中包含有众多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理论课堂的教学中。其次,就是课程设计。针对众多的思政元素,我采用了一体双线三融合的设计模式。其中一体包括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双线即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三融合包括虚实融合、医技融合和德技双修。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以科学思维、医德医风、医者精神为主线,其价值观、法律法规、大国工匠、爱国敬业、人文精神等众多思政元素融入,主次分明,相辅相成。课程设计时避免了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模糊不清、本末倒置的痛点。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首先,是将思政内容整合到课程中,学生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应的画面和内容,逐渐将感受演变为感动。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价值观看待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医德医风。最终,提升学生内在的动力,最后外化于表现,从而达到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期望。

在整个思政融入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思政+”全过程实施(包括:线上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线上讨论)。线上预习:通过QQ群分享、学习通课程等,了解名家事迹;课前准备:通过3D数字人APP、分析、讨论,进行问题导向性学习;课堂学习:采用BOPPPS教学模式,构建知识体系、引导科学思维、提升临床能力、培养医者精神;课后复习:通过课后测验、拓展资料,培育学生钻研精神;线上讨论:通过QQ群分享、学习通讨论区等,来拓展思政元素。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如:灵活运用“诗词、歌诀”记忆法、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教学手段等。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互动、练习、考核等方式,做到边教学、边评价、边反思、边改进,从而评价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学生在学期末也给老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及格率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学生也制作了很多精美的人解手工模型和绘图,还自发的组织悼念为实验献身的实验动物。

三、成长体会

首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育德、育心。其次,自己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和美学素养,在掌握扎实基础的同时,结合解剖形态学作品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将解剖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在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最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讲好课程的基础,只有多用心,才能真心换真心。

个人简介:

鄢志雄,中共党员,硕士,助教。现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2018年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主要承担《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课程。参与2项省市级课题,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2篇,教研论文2篇。曾获得“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带领学生获得“湖北省医学虚拟仿真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带领学生获得“湖北省生理学实验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另外,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阳春杯”、“互联网+”、“美育CPCT计划项目”等,获得教学督导、学院领导以及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深受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