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冉亮 审核 范超毅)9月16日下午,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在机电大楼207召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主题教育思想大讨论会议,会议学习了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的意见》,学校印发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等文件,与会人员结合文件和教学工作实际,开展了思想大讨论,在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了意见和意见。会议有党总支负责人、院长范超毅主持,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孔德文莅临会场,并做了总结发言,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一、学习相关文件,提出努力方向
会议宣读了《关于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的意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根据文件精神,学院明确了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把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积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辐射其他专业,稳步推进工程认证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升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双创教育和“互联网+教育”,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质量。明确了课程建设思路、路径、目标和内容,在师资队伍、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落实。
二、积极自由研讨,统一思想认识
学院通报了学校在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结果以及学院近期开展的各项工作,指出了学院在一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会教师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发表了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意见。会议认为,学院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走差异化道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传统机械制造业向现代自动化技术、现代服务生产业、机电维保等行业转变。在坚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1+x、3+1等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深刻分析学院学生层次结构,分类施教,因材施教,针对普通高考本科生、技能高考学生、普通高考专科生等层次学生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各类培训、交流、教学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个人人格魅力,以身示范,组建教学团队,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梯队,发挥传帮带的积极作用,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待遇,让教师能够安心教学,留得住人才。
(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案例式教学,将思政元素合理的融入到课程中。
(五)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文件编写等方面,要紧跟当前技术变革、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授学科前沿知识、淘汰陈旧内容,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思想站位,勇挑建设重担
会议充分肯定了与会教师的讨论意见,要求教师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认为:
(一)开展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随着高考的施行,先专业后学校,专业建设情况直接影响招生结果,从而倒逼学校开展专业建设。近年来,民办高校具有较好的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竞争更加激烈,招生工作不容乐观,学院应具有深刻的危机感,共同努力,将学院做大做强。
(二)主动作为,有为才有位,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作为,不能当旁观者,要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老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站稳讲台,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将打造金课作为职业追求。
(三)正确定位,准确把握内涵。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要关注新思想,新时政,结合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政内容落实到每门课,每堂课。要加强课堂设计,引入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按照“两性一度”的要求,摒弃经验式陈旧低端简单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打造金课课程和课堂。
(四)突出建设重点,补齐短板,学院要积极围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对标自查,查漏补缺,将建设任务分解到人,依靠教师,培养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进一步明确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