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104门网课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0-02-2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保障教学质量,为“在线教学”加上“六重保险”

本网讯(通讯员 樱诺 周晚霞 陈醒)“如何统筹安排学院的网上教学工作?”“如何克服困难,实现授课无障碍?”“如何保障网上课堂的教学质量?”……疫情期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全院上下群策群力,采取多方措施,加好六重保险,隔离不隔教,停课不停学,共同“炼”就104门网课。

选优课 提技能——做好质量保险

1月25日,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黄亚兰接到学校教务处通知,要求提前部署好学院网络授课整体工作。学院班子提前谋划、主动作为,迅速发动各系主任,组织全院50位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探讨。

管理学院与学校双创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合署办公,承担课程涉及面广,覆盖全校。黄亚兰表示:“我们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网课资源:一是要能开尽开。除了要为学院9个本专科专业,近3000名学生开好专业课,还要为全校13个学院学生开好双创课和文化素质课,同时为药学院、建筑学院等兄弟学院开好专业选修课;二是要坚持优选。必须选择优质平台的优质课程。”

在春节期间,学院多次组织教研室网络研讨,结合平台承载量、线上慕课质量、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学生学情等进行挑选,最终筛选出超星、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三大平台的104门优质课程。如文化经济系胡美梁、汪伟明等教师在选择《宏观经济学》的网课资源时,综合比较了腾讯课堂、智慧树、超星等多个平台课程。考虑到教学内容新颖、学生学情等多方面因素,课程组教师最后选定超星平台中浙江大学叶航教授的课程。

图为学院召开系主任例会部署线上教学组织工作

图为公管系系主任鲍金玉组织全系教师进行论证研讨

预备周期间,学院组织教师从平台课程开设和教师技能提升两个方面,做好线上教学准备。一方面组织教师反复核准平台课程信息数据,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下,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确保平台课程顺利开通。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学院的十余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提升自我技能,能熟练作用智慧树、超星、中国大学mooc平台、以及常用的qq群课堂、微助教等平台的各项功能。

方案管理——做好组织保险

2月16日,学院在全面调查分析全院师生的身心状况、充分考虑到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环境的基础上,做好线上开学准备。

为营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良好氛围,让全院学生尽快调整居家学习的状态,学院马敬桂院长亲笔撰写新年开学致辞,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学府网宣”上刊发,要求全体辅导员及时转发给所有学生及家长。

‍图为学院马敬桂院长亲笔撰写新年开学致辞,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学府网宣”上刊发

学院先后制定《管理学院居家办公期间教学工作方案》、《管理学院线上教学工作质量保障方案》、《管理学院线上课程教学督查全覆盖活动方案》,对开展线上教学加以指导,从制度层面保障线上教学。

学院坚持网上“四会”制度,即党政联席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系主任例会,教研室活动例会。2月17日—2月26日,学院共组织了15场线上视频会议,确保工作部署得当,政策信息传递加速,工作指导沟通有效,线上教学落实到位,从管理层面保障线上教学。

在教研工作例会上教师相互交流,及时对教学组织、教学辅导、作业批改等多方面的困难问题进行改善调整。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孙兴美老师说:“在教研室活动中,我系教师关注最多的,就是如何与学生更好地进行线上交流、辅导学生在线答疑。各位老师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克服重重困难,以保证线上授课无障碍。”

定基调分步骤——做好标准保险

学院领导班子定好基调,必须在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和生活安定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教学工作。线上教学工作要充分体现“思政+”,在特殊时期要将对疫情的关注、战胜疫情的信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关注融入专业课堂。要求教师以新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以亲切的语言温暖学生、以传递坚定的信念鼓舞学生,把帮助学生减缓心理压力,坚定必胜信心贯穿进去。在疏导学生心理焦虑中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帮助减缓学生心理压力。

文化经济系刘慧博士在其《新媒体概论》的课堂上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通过新媒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写抗“疫”网文,讲述抗“疫”故事。学生们纷纷表示新奇,踊跃尝试。刘慧老师说:“一定要让同学们在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同时,懂得对社会问题主动担当、主动作为。”

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由马敬桂院长任组长,委员会全体成员注重研究,不断完善优化网络教学环节。总体工作思路为简化课前辅导、优化课中辅导、强化课后辅导答疑。根据课程的不同情况,将课后答疑分为分散答疑与集中答疑两种形式,以集中答疑为主,由学院统一协调安排时间。要求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学情统计功能,定期检查学生学习进度、提交作业、互动等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督促、倒逼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现阶段,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侧重定性评价。重点在于教师是否能通过丰富线上教学资源与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跟踪与带动学生适应线上教学、投入到线上学习,对于这一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学院副院长马玉芳与刘保丽、黄绢教师共同承担《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研究制定并提前发布《管理学原理网上学习教学计划及任务书》,细化指导学生对每一章节重点、难点的掌握和学习。每周组织学生在线点名、讨论、集中答疑。每周进行一次网络优秀笔记评比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确保学习效率和效果。目前,不少班级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率已经达到100%。

2月24日—2月27日,学院督查领导小组对教师答疑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四天内共听课57学时。其中评价为优秀的合计34节次,评价为良好的合计23节次,学生到课率、参与率均在95%以上。

图为文化经济系刘慧博士《新媒体概论》课堂直播答疑的参与数据

分情况重答疑——做好辅导保险

由于师生教学的硬件条件、时间安排、对平台的熟悉程度等各方面的情况均有不同,学院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确保在不给师生额外增负的情况下,保障教学质量。

对于师生均有条件的课程,鼓励组织直播答疑,师生能即时互动,课堂氛围好、教学效果好;对于条件不成熟的课程,教师可在qq群、微信群、知到等平台进行文字或语音答疑。学院要求教师提前搜集学生问题,以问题为线组织答疑辅导。辅导课可进行点名、讨论、提问互动,课后可将问题与答案梳理成文档便于学生巩固复习。这一形式师生负担轻,答疑效果亦能保障;对于硬件条件、时间安排等均存在实际困难的师生,也可特事特办。

2月24日—2月27日,学院41位教师集中辅导答疑共计206节次,覆盖89门课程。其中半数为各平台直播答疑,如通过腾讯课堂答疑的有廖卫老师《组织行为学》、鲍金玉老师《公共关系学》等课程;通过QQ群课堂答疑的有王政达老师《旅游美学》、聂媛媛老师《酒店管理》、谭爱平老师《中国文化史》等课程。

财务管理系刘珣副教授在辅导答疑时,把慕课教学资源和辅导答疑进行链接,为慕课资源“打补丁”。在答疑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互动。刘珣说到:“我每次都是通过微助教直播的形式与学生进行直接互动,这样可以进一步将答疑做到实处,做到即时提问、即时回答。”

图为刘珣副教授微助教直播答疑辅导

标杆推先进——做好示范保险

通过听课巡查,及时发现各类平台示范课堂,组织开展公开课观摩活动,便于教师学习交流。

刘君老师十分重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性,在《纳税筹划》的答疑课堂上,她会提前搜集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再按照先易后难的规律设置问题,积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相互补充;在对线上慕课的习题进行评讲时,及时补充相关知识链接。师生互动性高,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任丽副教授的《成本会计》通过QQ群课堂进行直播课。教师直播授课,学生在线聆听,能即时收到学生反馈信息,在了解学生疑惑后迅速进行沟通,教学效果良好。

洪婷婷老师通过QQ平台直播讲述《金融风险管理》,授课重点突出,知识信息量饱满。每次上课前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在群里发放学习资料,讲明见面答疑课要求,通过QQ电话课堂的形式,展现PPT来讲授课程主要内容。

图为任丽副教授居家直播答疑

通过观摩学院组织的线上公开课活动,教师们的线上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技巧均有所提升。全院教师积极探索如何立足前期优选的慕课资源,组织好辅导答疑课,当好解讲员,做好主持人,为慕课资源打好补丁、锦上添花。并根据学情进一步优化辅导答疑方式、班级规模、教学进度,确保恰当合理,不给师生增负添压。

线上开学以来,学院一共组发新闻宣传稿23篇,其中11篇与在线教学相关,先后报道了刘珣、马玉芳、刘保丽、黄娟、王春梅、任丽、刘慧、洪婷婷、聂媛媛、王政达等多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做法。

总支抓 政工助——做好思政保险

开学以来,学院党总支每周一定期召开政工干部视频工作会议,要求全体政工干部进入“战时状态”,要化身“六大员”,切实做好“思想引领员、防控网格员、网课保障员、安全管理员、心理保健员、就业指导员”。

学院党总支书记孙玉巧、党总支副书记米红秋除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外,还主动参与线上教学巡查工作。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居家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的同时,重点要做好网络教学工作的宣传和引导,督促学生线上上课不放松,协助开展网络教学工作通知传达、过程跟踪和效果反馈等工作。

刚开始,很多同学在注册平台时遇到各种问题。2018级辅导员曹利凉老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入三大平台选课,自己先借用学生账号全部摸索操作一遍,亲身试验、熟悉流程,以便清晰准确地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2019级辅导员周晚霞老师时时牵挂着自己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每天提醒学生们进行学习,并对学生们在进行网络线上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解答。2019级财务管理专业的汪悦是周晚霞的一名带班学生,她说到:“我常常看到周老师忙碌到凌晨,还在班群里为学生做思想工作,督促我们完成学习任务,带给我们温暖。”

辅导员周晚霞每天叮嘱学生进行线上学习

电话:027-89648757

Q Q:1576589952

邮箱:1576589952@qq.com

地址: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汉施路特1号6号教学楼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