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史钰荣)为落实劳动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学院·文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近日,《中西饮食文化》课程就响应学院号召结合课程内容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美食创意分享活动。
“紫薯与你、幸福的魔方、樱花树下、龙凤卧雪……”,63名同学个个都是大厨,个个都是评委。一道道诱人的美食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挑逗着大家的味蕾,隔着屏幕你都能感受到它的美味。


图为同学们在线分享“紫薯松糕”“樱花树下”的创意及制作过程
“你别看线上分享只有几分钟,线下我们小组几个人讨论制作什么、如何制作可是要花不少功夫呢。”“黄金台”的制作是来自于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尹清花,她说,“由于考虑到我们能力有限,会做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多,再加上疫情期间,不能出门采购菜品。只能就地取材,翻箱倒柜将家里现有的面粉、土豆来制作新菜品‘黄金台’。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如何?”

图为“黄金台”的成品照片
同样引起了同学们惊叹的还有“淡黄夏日”。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2班杨菲说,“太阳,给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淡黄谐音蛋黄,夏日字面意思就是夏天,寓意有热情,温暖灿烂,积极向上的意思。这道菜的灵感来自于浙江杭州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蟹酿橙“,这道菜起源于南宋,也是G20杭州峰会的国宴菜。制作‘蛋黄夏日’可以说是这道经典名菜的仿制与嫁接!


左图为宋朝美食“蟹酿橙”,右图为同学们仿制的“蛋黄夏日”制作过程
“美食带给人味觉上的享受,而劳动给人精神上的振奋。”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2班的胡珍妮深有感触,“这次实践课让我深刻理解什么是‘粒粒皆辛苦’,更领悟到父母日常的辛劳。”
线下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道美食,线上课堂分享创新思路。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于慕课spot第六章中国菜点文化的知识拓展和实践。“这一章讲到了菜点的色泽与形态,菜点的意境、名称,菜肴的创新与开发,我想学习了理论知识后,何不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动手实践一下呢?”任课教师谭爱平介绍,“从创新思路到成品制作,再到照片、视频拍摄制作,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实实在在体会劳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