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新时代的劳模就是改造世界最坚实的践行者。实干兴邦,新时代的中国梦、强国梦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人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淡泊名义、甘于奉献去创造去实现的,不是通过喊喊口号、欢欢喜喜就能实现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名党员教师,应该自觉的践行“改造世界”的实践观,向劳模学习,带好头,做好表率,争取成为学生拥戴的好老师,成为他们心中的“劳模”,并且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在各自领域能真抓实干、爱岗敬业、敢于创新、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劳模”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黄朝辉(辅导员)
今年我校一下子有2位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令人振奋,也感到自豪和骄傲。这说明,只要肯吃苦、敢作为、善创新,尽管不是毕业于双一流公办高校、尽管不是就职于全球500强企业,一样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一样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事业、幸福和荣光。
另外,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必然。来校工作15年,我亲身经历参与、也亲眼目睹了武生院(的师生)通过艰辛创业、艰苦奋斗,在湖北民办本科高校中,创造了多项第一,每一项成就,都不是靠敲锣打鼓实现的。勤奋克难、奉献实干是武生院的精神,在师生中传承。我也将继续坚定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邓桉树(辅导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唯有勤奋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唯有真抓实干才能铸就伟大梦想。美好的幸福生活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吃苦,不怕苦。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拥抱未来。
——吴荣(辅导员)
学习了全国劳动模范的事迹之后,深受鼓舞。事实证明,只要用勤劳的双手就能去创造财富和幸福,也证明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只要俯下身子,脚踏实地的去工作,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通过学习,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信念,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前路虽然坎坷,但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我也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曹利凉(辅导员)
学习了苏风驰校友的事迹后,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手比头高,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意思是只有劳动才能成就人生,收获希望,而苏校友就是这样一位同志。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本职职责就是以生为本,做好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工作中我们要做好常规任务,也要多深入学生群体,与她们谈心谈话,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任务。我坚信幸福的时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光荣不是一句“空话”,体现了一种工作作风,做事不流于表面,不做虚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就是劳动光荣的最好诠释,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
——李康宇(辅导员)
苏风驰学长的事迹让人钦佩,十五年如一日,这种毅力和精神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这让我意识到可能“劳动”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只有不断坚持,精益求精才可以让劳动有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价值。从苏风驰学长的事迹中我真的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不仅是为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也是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1908420119 赵鑫
我们的校友苏风驰在他的岗位坚守了十几年,从来没有放弃过,不管在哪个岗位,对待工作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他说“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同学们的亲身经历和校友对待工作和劳动的态度给予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深刻的印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努力奋斗,在学习上不喊苦不喊累,在以后的工作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一丝不苟,感受劳动的快乐和劳动所创造的幸福。
——1908440113王思琪
学习荣获国家劳模的我校校友苏风驰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热爱劳动的精神。他暗下决心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锻炼工作技艺,懂得责任重大,需要过硬的真本领、硬技术的担当精神。
——1908430332李亚琦
看完苏风驰学长的故事我明白做任何工作都要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什么也做不好。任何工作,只要你不肯放弃它,它也不会背叛你。”有些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需要过硬的真本领、硬技术才能担当起这份责任。工作没有高低贵贱,我们对待每一种工作都应该认真负责。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个大学生学习。
——1908420128 康小丽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我们获得财富的密码,也是幸福的源泉。
看了校友苏风驰的劳动故事,我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苏风驰成功在于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入职十五年坚守生产一线,遇到挫折不放弃、不气馁,才一步步成长为印染“技术能手”;从一线工人跃身全国劳模,师哥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精彩篇章,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给我们打了个好榜样。
——1908430422胡荧
关于“劳动创造幸福”,结合我所获得的助学金来说,虽有自身条件的匮乏,在接受国家对我的帮助过后,一样的大学,一样的环境,只要我肯付出,未来就不会比别人差多少。这份助学金也时时激励着我去努力,去上进。校友“苏风驰”的先进事迹就在我的身边,更加给我动力,去努力,去劳动,为自己的未来争取。
——1908430331李彩云
让我们过上美好生活的,不是别的,是劳动,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本周班会,我们学习了校友苏风驰的事迹,苏风驰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十五年坚守岗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锻炼工作技艺,他总结出一套更贴近生产的标准打样方法,大幅提升调色工艺,成为公司染印技术的带头人,用自己的青春与劳动,浇灌出了幸福之花。“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描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只有将热忱投入工作,才能发现创造的快乐!
——1908430412熊诗怡
劳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它也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农民们顶着烈日,在农田里割麦是劳动;外卖小哥们冒着风雨,奔波于街道中是劳动;医生们顶着疲惫,忙碌于手术室也是劳动。
翻开古代诗歌作品,也从不缺少对人民劳动的赞颂,譬如《诗经》里的农事诗《芣苢》,它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高贵品质。
路遥曾说: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而在当下物质充裕的年代,不少人却认为劳动浪费时间,将所有劳动都交给人工智能,更有甚者以劳动为耻,这何其让人心寒。因此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以劳动为荣,秉持与弘扬劳动精神,用劳动报效国家。
回望过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一不是前辈们的劳动成果。所以正是因为劳动,才有如今我们的美好生活。
现今,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所以劳动精神也显得无比重要。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他指出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强调了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而这表彰大会也体现了我们对劳动的重视。
为了不让我们挨饿,袁隆平爷爷不辞辛苦研究杂交水稻,即使现在饥饿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也不顾自己的高龄,奔波于田野之中;在疫情期间,为了大家的安全,84岁的钟南山教授率先来到“战场”,奋战于前线。这对“医食无忧”组合完美诠释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猛龙过江》中有句台词:“用劳动创造拖起中国梦,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工作,一切梦想都只能是一枕黄粱。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的中国 ,也正是劳动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也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这种美好的未来,更加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便是最好的实践。而未来的美好时代,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与奉献。所有劳动者的努力,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中国!
————2008030126姜雯
《辛》
临之凝眺莫经秋,
何必同步上古城。
礼月此别生翠浪,
至今重马便逐风。
———2016410123谭晓晨
毛泽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劳动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必要的,自己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都需要劳动来助力,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都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以劳动之石,攻生活之玉。
以劳动之力,实现自我价值。毕淑敏说:“我不相信掌心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手指的力量。”你是否在清晨看见过带着安全帽的农民工?你是否在深夜街头看见过拉着公文包的白领?你是否看见过那些穿着实验服在实验室不停忙碌的研究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或小或大,或平凡或伟大,这些劳动都是值得尊敬,值得学习的。当汗水浸透衣衫,看着丰硕的劳动成果,一张张疲惫的笑脸刻画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一栋栋高楼,一次次规划,一条条实验成果,这都是用劳动的双手所铸造的美好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该用辛勤的劳动书写人生的篇章。
以劳动之力,推动社会进步。托尔斯泰曾言:“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千百万年以来,劳动一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齿轮。因为有了劳动,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黄旭华老院士奉献一生,让人类潜入深海不再是梦想,袁隆平爷爷在田间奔走,让十四亿人解决温饱的问题不再是奢望;在科研所里,在水稻田里,都有他们劳动的身影,这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人永不停歇的劳动,才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推动社会的进步。
以劳动之力,传承华夏文明。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观点,劳动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所体现,从以前的兽皮粗布到现在的丝绸棉布,从以前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的文明开化,都离不开劳动,古代人民用他们的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创造了不朽的华夏文明。在当今世界,那些故宫里的工匠们,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将古代的那一段历史重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得华夏文明薪火相传,永不熄灭。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双手去传承华夏文明。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是古人劳动的场面,“秉自然之心,寻劳动之美。”这是现代人劳动的初衷,对于我们来说,劳动是辛勤者的勋章,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更是建造文明的砖瓦,所以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参加劳动,以劳动之石,攻生活之玉!
——— 201641012李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