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委、区人民政府,警备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及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关于建设全球研发网络重要节点城市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8月17日
关于建设全球研发网络重要节点城市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提升我市在国际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全球研发网络重要节点城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1、吸引国内外500强企业在汉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汉设立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到2020年,力争国内外500强企业在汉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00家。打造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共性技术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其积极参与国际研发合作,参与或主导建设国际研发联盟。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外资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来汉设立的研发中心,从设立之日起连续3年,市政府每年给予300万元的补助资金。
2、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重组。建立海外研发投资风险准备金制度,设立海外研发投资风险基金、海外研发投资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并购海外研发型企业和机构,以获得海外技术、专利和品牌。
3、支持企业建设国际孵化器。瞄准全球科技创新前沿,大力建设国际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国际孵化服务平台。推进中国—比利时高科技孵化园区建设,积极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将科技园区打造成为与国外科技合作的窗口和实现技术转移、吸引海外人才的高地。对外资在汉、本地企业在海外新建孵化器,享受孵化器建设支持政策。
4、支持国际研发机构与在汉单位合作研发。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申请除涉及国家安全以外的科技项目,组织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
5、推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全球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完善工业技术研究院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模式,聘请世界级的产业科学家主持运营,强化工业技术研究院自主决策和运行管理,打造集“研究所+技术平台+工程中心+孵化育成中心”四位一体的新型国际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全球研发合作。对批准成立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市政府按照共建协议每家给予5000万元的运行经费和1.5亿元的建设经费支持。安排专项引导基金,支持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6、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积极引进国际顶尖科技专家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支持在汉高校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全力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助推大学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支持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积极建设“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在汉高校院所,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布局我市,重点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精密重力测量研究院、中美碳捕捉实验室、人口健康和国家公共安全等大科学研究中心。促进高校院所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合作互动,主动参与或牵头开展国际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教育研究开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
7、链接全球创新地图上的“尖峰”城市,加强城市间科技创新合作。广泛开展我市与东京、伦敦、波士顿等世界级创新城市的研发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园区,有效对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深入推进我市与芝加哥、光谷与硅谷的“双城双谷”合作,加大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创新资源共享,共建国际级研发中心和合作园区、互设合作分基地、成立联合创投基金等。
8、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览会、高峰论坛和学术会议。充分发挥“华创会”、“光博会”、“机博会”等平台作用,集聚展示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为企业提供与国内外人才、技术和资本对接的渠道。通过跨界融合高峰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科学节等活动,为企业、高校院所提供国际研发交流合作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创新创业大赛、发明大赛、招才引智等专场活动,为企业、高校院所提供创新资源聚集渠道。
9、深入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提升国际开放度。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专业运营商参与投资和管理,加快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体育文化和休闲娱乐设施,打造生态环境最美、基础设施最全、社会管理最优、最具国际品质的开放、创新、生态宜居环境。加快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打造智慧城市,加大无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在汉研发机构提供高效优质信息服务。
10、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制度,积极争取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海外维权援助等服务。
11、优化研发创新环境。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研发产业,支持国内外研发机构在汉转化科技成果,对于符合条件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支持新的商业模式、服务业态的发展。加强与全球知名技术转移网络和基金的合作,加快构建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立足武汉、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