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贵相
读者点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提出来。过去我们一直倡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次为什么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共产党员怎样为实现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去奋斗?
――河南省委党校 张 圆
理想十分重要,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一个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不是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第一次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1986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全会提出了“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任务。1996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定为今后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这种情况更加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更为简洁的表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主题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力,大大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突出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这个共同理想,可以说是把党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是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因此,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而共同奋斗。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正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可以说,这个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经过很多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实践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我们不可能对它进行详细的描绘,更不能超越现阶段,作不切实际的实践。用超越现阶段的空想代替现实的运动,会严重影响和干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这方面,我们是有着沉痛而深刻的教训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可以说,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会失去灵魂,偏离正确的方向;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不可能循序渐进地做好当前工作,共产主义理想只能是美好的空想。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志存高远,立足现实,既胸怀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的崇高理想,又具备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这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政治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无疑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扎扎实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要把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每个共产党员首先要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终结,反而通过共产党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胆创新,开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我们前面的路并不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各样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其次就是要扎实做好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一是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要带头搞好经济发展。要树立强烈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先进性。三是自觉树立良好文明风尚。要带头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自己良好的德行,带动民风,引导民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四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五是主动化解各种矛盾。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和风细雨地做好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六是当好联系党和人民的桥梁。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经常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及时了解转达社情民意,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增信释疑。
●思考题: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共产党员怎样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