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静 李本全)3月9日下午14:30至16:00,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校组织全体政工干部、无课学生学习收看,与全国的大学生共同聆听专家精彩的讲座。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一堂思政课,满腔爱国情,传承强国志,终生报国行。师生线上开展热烈讨论,纷纷执笔抒发感想。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李昌龙
“六育并举,德育为首”,四位教授的“思政大课”真正实现了“震撼人心,收获满满”。 老师们从理论到实例、从历史和现实的讲授让人“流连忘返”。 多难兴邦,40后到00后活跃在抗议一线,强大的祖国英明决策,化危机为转机,充分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的最美逆行者彰显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的社会责任感,全民参与的抗“疫”阻击战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武生院实际,理直气壮且坚持不懈的开展好思政教育,精心从抗疫案例中选择“感人于肺腑,动人于心弦”的素材,让自己全身的细胞融入其中,与青年学生同频共振,坚守信仰与情怀,保持激情与创新,师生相长,强化敬畏自然和生命、尊重法律和规矩、感恩祖国和人民等方面的系列教育,巩固抗“疫”实践教育的成果,深入、持久、生动的推进《教育系统关于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携手同行助力青年一代在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
管理学院院长 马敬桂
主讲人从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以及责任与担当的不同视角,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利益至上,果断决策、全民动员、勇敢行动,打了一场规模巨大、前所未有的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我国人民的伟大,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和担当,我们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学习工作,为打赢防疫的人民战争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曹莉芳
经历疫情大考的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中国的“制度自信”带来的智能效力。疫情后,封城、支援力量和物资的八方支援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硬核举措,彰显了中国做大事的胸襟,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理想。在种种措施的推行中,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在这次疫情中,许多青年人志愿投身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的勇敢、奉献、友爱精神颠覆了原本的“90”“00”后矫情、不成熟、非主流的标签,成为战“疫”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他们内心是爱国和坚强的。
疫情是一面镜子,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提升自我的思政水平和能力,做好育人工作;同时,应该重新认识我们的青年学生身上的特点,转换一种方式来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 苏志俊
通过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课,我再次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涤。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场大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中我们看到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看到了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价值情怀,看到了90后、00后逆行担当,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力量。同时,我们也要牢记历史的教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丽中国。疫情终将过去,人民必将取得胜利,这场疫情大考面前,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你我都是战士,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药学院组织员 覃祥菊
今天下午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网络直播,四位专家教授的讲解都很有思想,从不同角度对疫情防控进行了解析,感觉收获颇多。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辅导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的确有点措手不及,但我们的职业素养要求我们要保持冷静。当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时,我们及时在班级群里发布信息,问候并安抚学生,在微信群里转发学校通知,慰问并稳定家长情绪,驱散大家的恐慌和焦虑。我们不厌其烦的叮嘱学生,一定要主动配合属地政府和社区的管理,不要出门,做好防范,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社区肺炎疫情防预的志愿服务工作,向社区居民宣传疫情防预知识,力所能及的协助社区开展防预工作,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重新相聚在美丽的晨光湖畔。我想这也许就是作为一名辅导员的责任和担当吧。
体育学院辅导员 万燕
疫情之下,我们一起见证了我们的国家如何高效地凝聚起整个民族的力量,我们也一次次被“逆行”队伍中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所打动。我们的国家曾经饱受磨难,发展至今背后有无数人民的牺牲与奋斗,我们一刻也不敢忘怀我们的历史。当代青年人出生在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至今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成果与呵护。我们应该明白疫情爆发,于国于民皆为大考。防疫一线,多少青年人用青春书写自己对于我们国家的热情,多少人在疫情之中为自己、为别人的成长展开了时代的旗帜。我们应该清楚,青年人的命运不该与国家的发展分开,国家经历考验之时也正是青年人重新审视自身之日。特殊时期,青春年少的“小确幸”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勇担时代使命用“大写”的青春与国共生,方是我们生命应承之“重”。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 许建新
观看了本次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受益匪浅。其中对于冯秀军教授的讲述中感触颇深,疫情疫情,疫中有情,讲述了青春与蝶变的关系,青春是一个个破茧成蝶的故事,总是与对变化的渴望和憧慢联系在一起。有人想变得更美丽,有人想变得更智慧,有人想变得更成熟,有人想变得更勇敢,这就是青春,但是青春何以破茧成蝶? 青春“蝶变"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青春就是责任,就是担当,再本次疫情的大考之中责任与爱国在第一位。爱国第一位,最大的责任担当,病毒帮我们讲清楚,在灾难面前人人平等,同命运共呼吸,每个人都一起去做国家贡献者,爱国最重要的最是要维护国家的薪火相传,能够5000年不间断的,只有我们中华民族。
通过两个故事的讲述:一个是为了孩子,一个是舍了孩子,结果或许不相同,但感情都一样,讲述的,都是家国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当代青年人在奋斗担当中谱写青春,为了中国发展,必须担起责任。
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系主任 鲍金玉
通过直播学习,让我更加坚定在专业课上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周的《公共关系学》线上答疑课上,在讲到科学预警,危机管理时,我让学生们对国家应对本次新冠疫情的做法做出评价,很多同学提出了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展现大国担当;体现制度优势;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等评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后来我还播放了祖海的为了谁武汉版的MV,让学生们看着疫情防控的感人画面,听着歌曲,不由自主地发表感叹,表达对“逆行者”们的敬佩,增强无私奉献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药学院2016级制药工程一班学生 童宇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坚信磨难是压不垮中华民族的。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虽然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一定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秉持信念。正如总书记期许的那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我的专业是医药相关的,经过这次疫情,以及学习了思政大课,我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我也更加坚定信念,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刻,我希望我的专业知识可以让我更好的回报国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在此我作楹联一幅,以表我对武汉的支持,对国家的支持。春天总会来临,病魔一定会过去:
神州千年,未见不除之灾
江汉丰饶,定能苦尽甘来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7级环境设计3班学生 何鎏
观看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头涌起的首先是对奋战在防疫一线岗位的工作者的敬佩之情,为打赢疫情攻坚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和坚强毅力,令人感动。作为一名党员,更对这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精神感同身受。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共产党人的“枷锁”是什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个枷锁是悬在所有共产党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鞭策着共产党人不断前行不断进步。面对疫情,我们看到许多党员、许多青年志愿者,面对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在线,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不断努力奋斗,这样的努力是无声的,但他们的行动却掷地有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但历经历史云烟,也只有中华民族恒久流传。“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灾难当头,更加催人奋进,砥砺前行,方能历久弥新。在“疫”中,我们看到了大“义“,这是民族的血脉和脊梁,是为人民服务的庄严使命,更是所有中国人、中华儿女的担当和责任。
管理学院2018级市场营销本科1班学生 荣格
“灾难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青少年,应当遵循党的指导,国家的指令,团结一致,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我们骨子里的民族荣誉感将让我们“疫”战到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将胜利。”
机电学院 20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班学生 李昱瑾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灾难,在疫情爆发始,我们党高度重视,并积极迅速的开展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的全面疫情防范工作。全国各地各个部门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好充足的准备打好这场战“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战胜疫情“。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到,而是越挫越勇“。全国人民以党中央为榜样积极参与到疫情的斗争当中,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此次疫情也充分的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大动员,大集合,大作战中得以充分展现。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为治理效能的。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一定会战胜挑战,赢得辉煌。愿樱花盛开之际,吹散所有的阴霾!
建筑工程学院 16级工程造价本科2班学生 彭壮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我们曾经先后遭遇过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然而,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和“机遇”,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在应对一次又一次灾难的伟大斗争中奋起,从而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在湖北医护人员中,90后、00后占据1.2万人,显然成为了这场战“疫”主力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又一代青年人保家卫国,而恐惧并不能影响他们的勇敢,防护服也挡不住他们年轻的心,在挥汗如雨中脱胎换骨,在逆境中顶天而立,是责任是担当,让他们在一边恐慌一边迷茫中,破茧成蝶逆境成长。
灾难面前,每一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从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爱国就是要维护自己国家的绵延生息。
生于中华家,何其荣幸!
外国语学院 2019级英语专业一班学生 孙韵涵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疫’无反顾。经过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正积极向好。此次疫情中,我国干部组织各司其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抗击疫情奠定了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行动,保证了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我国基层党组织雷厉风行,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大学生,我始终坚信,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我们青年人也是历史传承的接棒人。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我国一定会胜利打好新型冠状病毒这一战。

图为学生们收看直播课程

图为老师们收看直播课程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