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事长、校长余毅
(2025年9月8日)
尊敬的各位教官,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健源体育场,以庄严而热烈的仪式,欢迎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莘莘学子加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从现在起,你们都已正式成为了“武生院人”,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沃土上开启人生新征程。
武生院32 年发展历程,是一部自立自强的创新创业史。32 年来,学校坚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恪守公益办学原则,坚持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战略,先后于 2012 年、2018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目前正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向着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32 年的办学积累,让学校的学科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在校生对学校的综合满意度与环境生活满意度持续领先于全省民办高校,这些都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学们,这些成绩是武生院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希望你们能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值此开学之际,我有三点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把握时代脉搏,校准学业航向
五天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天安门阅兵式的受阅方队中,有三名武生院人接受了检阅。这一盛会彰显了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站在新时代,国家需要青年将 “小我” 融入 “大我”。
学校的延安精神教育馆和钱学森纪念馆是我们放大人生格局的重要阵地。希望同学们走进延安精神教育馆,领悟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走进钱学森纪念馆——全国首批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参观中感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作为武生院的新同学,大家要学习钱学森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坚持全面发展,夯实成才根基
每一位大学生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是根本,“三观” 要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早已不受待见,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践行责任担当。智要深耕,既要深耕专业领域,筑牢知识根基;也要拓宽认知边界,提升思想格局。体为基础,要坚持“身心健康第一”,加强体育锻炼,拓展人际交往,筑牢身心健康的根基。美是滋养,通过艺术熏陶,不断提升审美与创造力。劳是锤炼,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实干精神。做到五育协同,全面发展,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教师“怎么教” 和学生 “怎么学” 的方式。勤学是学业成功的前提,善学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大家要早日培养自主探究和借助AI 辅助学习的习惯。
三、认真参观校史馆,传承学校精神
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见证,也是学校精神的传承之地。希望同学们都能走进校史馆,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感受武生院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精神风貌,深刻理解学校“自立自强、创新创业” 的校训,增强爱校荣校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更希望同学们通过参观校史馆,深入了解并学习全国劳动模范洪斌、苏风驰和在科技创新与创业就业各条赛道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丁广进、艾汉均、耿晶、张金阳、许伟凡、申仓松、张茂雷、菅宝森、吴勇超、张培文、马环、王旭、许泽坦、王翡翠、吴清杰、鄢圣敏、刘军、朱会营、宋雄、杨海斌、程佩雯等大批优秀校友“自立自强、创新创业” 的先进事迹,从中汲取一路前行的精神力量。若干年后,你们也一定能成为让母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武生院人。
同学们,军训就要开始了,这是你们作为大学生的第一课,它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洗礼。希望你们通过严格的军训,增强国防意识,锤炼坚毅品格。要加强训练“专注力” 和 “自制力”。 因为专注力和自制力不仅是意志力的核心构成,更是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人才得以成功的宝贵密钥。
同学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武生院的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人人都能成才”。希望你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心中有梦,坚定自信,尽快确立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学业,学好专业本领,将来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学校将为你们不断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支持你们实现梦想。愿你们珍惜韶华,以探索者的勇气、创新者的锐气、进取者的朝气,书写属于你们青春期的精彩篇章!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有所成,思有所得,行有所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