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平台,深入推进军训工作
——2019年新生军训工作小结
党委武装部 学工部
2019级新生军训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现就相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前谋划,精心准备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教体艺【2019】1号)、《省教育厅 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关于做好全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通知》(鄂教体艺【2019】2号)等文件精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军训工作,以“三全育人”的高点站位,扎实推进2019级新生军训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军训有关事项。在2019级新生军训实施过程中,学校余理事长多次亲临现场召开办公会,从军训场地安排、氛围营造、军事拉练等诸多事项给予具体指导。其他分管校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均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指导,形成军训育人合力,共同推进军训工作顺利进行。
结合近年的新生军训工作实践,我校新生军训的组训形式实现了“官兵帮训—自主组训和官兵帮训—自主组训”的跨越发展。尤其是近2年的学生军训完全实现自主组训,在新洲区人武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学校已探索出依托军迷俱乐部实施自主组训的新生军训模式。自2018年军训结束,学工部和武装部就着手准备2019级新生军训的筹备工作,组织军迷俱乐部成员110余人持续开展训练,储备了充足的军训教官。早在2019年3月份,经学校主要领导批示,学工部、武装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了自主组训的工作计划。随后,武装部根据计划有序开展训练,并组织军训教导大队训练成果汇演,全面展示训练成果,选拔优秀学员先后参加了武汉市“军运会杯”军体拳比赛和担任新洲区役前集训教官,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主要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为2019级新生军训打下坚实基础。
二、部门协作,强化沟通,协同育人
军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学工部、武装部单独可以完成,一定需要学校多部门协同工作。2019年的军训工作顺利进行,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不论是军训动员大会还是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均涉及各部门共同配合,有较好的协同育人效果,尤其是军训拉练活动,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难以完成,没有强有力的宣传保障,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三、不断创新,环境思政,文化育人
武生院的军训工作不只是一项上级部门规定的任务,更是一个育人项目,所有的内容必须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使学生在军训过程中立德、增智、健体,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一是在军训氛围营造方面下了功夫。军训工作领导小组设计制作了军训团团旗,一面面崭新鲜艳的团旗飘扬在军训场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极大地渲染了军训氛围。学校创新提出按“5+2”布局设置多个军训指挥部,实行联动管理,在学校静思园国防教育园区设立军训总指挥部及“长剑军训独立团”,中区设立中区军训指挥部及“卧虎岭军训独立团”,另在校园东区、西区、北区、东北区、西北区各设立军训指挥部,长达3公里的“校园长城”及空中走廊巧妙地串联起各指挥部,形散而神聚。为了还原部队指挥部的场景,每个军训指挥部还因地制宜搭2-3顶帐篷,布置有桌椅等配套设备,帐篷内还进行了分区,除设有指挥部外,还设有医疗救护区、伤病员休息区、后勤保障区等,军训场景逼真,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发挥了环境思政的功能。
二是在军训内容设计方面下了功夫。我校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施训,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同步推进,先后邀请了海军工程大学教授朱建冲大校、我校国防教育中心吴忠国教授开展国防教育讲座。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军训内容,设计了一些学生愿意参与、有教育意义的训练项目。开展“行军拉练70里,致敬祖国70年”活动,分两次组织260人开展军训拉练,丰富了军训内容。近百米长的行军队伍着统一戎装,肩挎行军水壶、挎包,身负行军背囊,一路上意气风发,精神昂扬。学生参加完活动后,普遍反映印象深刻、受益良多。实践育人在军训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三是在军训建制管理方面有所创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军训教官毕竟是在校大学生,完全放手自然不行,“政委管总、团长管训”势在必行。各军训团政委(学院书记)、各营教导员(辅导员)必须亲临一线加强思想教育,及时化解学生的思想波动与困扰,安排辅导员助理全程跟进,完善体系、明确任务、划分责任、相互督促,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在军训连队称谓方面有所创新。今年一改过去纯粹以数字命名连队的方式,以富有校园文化内涵的名称为连队命名,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尤其是在行军拉练过程中,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让参训学生斗志昂扬,备受鼓舞。“问天”“健源”“长梦”“雄关”等军训营、连的命名与问天湖、健源书院、长梦路、校园长城等校园文化地标一一呼应,是校园文化与武生院精神的象征。命名既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文化的传承。以校园地域文化或我校少年英雄命名在军训中表现突出的连队是学校今年的创新举措,也是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
五是在军训工作宣传方面有所突破。结合“青春告白祖国”活动,组织了雄关军训航拍、军训动员大会集体举牌宣誓、晨光湖广场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行军拉练70里、庆祝祖国70年”等活动,在中国新闻网、长江网、湖北日报等各类媒体上引起良好反响,进一步推动了军训工作。
四、直面不足,认真改进,形成品牌
总体来讲,2019级新生军训工作顺利推进,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学生比较满意,有一些亮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
第一,按传统思维依葫芦画瓢,创新不足。“去年军训怎么弄的,今年也怎么弄,以前一直是这么做的,所以今年似乎也只能这么做”类似这样的想法在思想深处还很多,创新不足。比如,分列式之前的表演项目,几乎多年不变,既有嫌麻烦的想法,也有能力不足、创新不足的限制。
第二,与特定时期的文化宣传结合不紧密或者说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大手笔。比如,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项目不多,尤其是在队形编排方面显得墨守成规。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的大型展示项目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第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考虑不周、监管不力的情形。如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现场组织存有瑕疵,看台队伍提前离场、后期队伍松散、团旗离场等。在结合各学院特点、新生男女比例综合安排教官方面有待优化,做到人尽其才。入学教育占用时间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训效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如入学教育可以向军训两头延伸,活动展示方面要融入学校文化等,不断传承与创新,提前谋划2020年新生军训工作,在方案制定、内容设计、细节安排方面进一步优化。此外,我们要坚持把军训工作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平台,不断融入时代元素,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组织领导,把军训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结合校情展特色、立足自训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