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DUIWUJIANSHE
首页  >>  队伍建设  >>  工作研究  >>  正文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能】年轻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

日期:2023-02-21 人气:

培养什么样的辅导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发挥好对年轻辅导员的引领指导作用,相互交流、开拓思路、共同提高,不断提升育人本领,面对新形势,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积极实施“年轻辅导员”成长计划,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系统地梳理了辅导员在三个等级、九种领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说是相当齐全,十分专业,随时可以用来“对照体检”自己职业能力所处的阶段和水平是否“达标”。


一、高校年轻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


(一)坚定职业理想

通过培育引导年轻辅导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定职业理想,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二)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培育引导年轻辅导员提升辅导员的师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力,使辅导员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创性地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提高履职能力

通过培育引导年轻辅导员提高辅导员的履职尽责能力,使辅导员熟练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技能及工作技巧。

(四)增强工作时效

通过培育引导年轻辅导员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引导辅导员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同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健全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提升育人能力。 


二、年轻辅导员能力提升的路径


新时代青年学生特点多元,如何切实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明确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新任务,对于班集体概念的淡化、“学生圈群”的管理、多条线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服务精准化水准等工作任务愈发凸显,要围绕工作难点和工作热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地开展工作。明确一切优秀工作的基础在于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要经常性、普遍性地深入学生,“面对面”交流是工作主阵地,“键对键”交流是工作辅助,善用网页、技术等帮助日常工作开展。明确工作底线和最高标准,辅导员工作没有捷径可言,遇到棘手问题要思路清晰、迎面而上,日常思政教育要做到敢于管理讲正气、善于管理讲方法,成为一名有态度、有温度的辅导员。在三个“明确”的基础上,提升辅导员的理论宣讲、公文写作、沟通谈话能力的提升。

(一)理论宣讲能力的提升

要强化育人本领,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语言,把深奥理论讲成生动道理。因为,辅导员最核心“天职”是思想引领,如何更好地把党的思想理论不折不扣地传递给学生?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先学先悟、学深悟透,这就需要理论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传达到位、入脑入心,这就要靠主题演讲能力。如何将理论“输入”和“输出”切换得游刃有余?一是养成学文件的习惯,这是我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留下的“财富”之一,从前遇事不免会习惯性地诉诸经验和传统,但现在会第一时间查找文件,甚至会每天早晨一上班,把文件拿出来阅读一下、批注一些、摘抄一段等,会让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理论水平。二是抓住一切练习的机会,辅导员最不缺的就是宣讲能力的锻炼机会(这是辅导员的福利),大到一些重要场合的述职、主持或演讲比赛,小到几乎每周都要进行的班会、分团委例会、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只要着意模仿、练习和提升,就能逐渐提高演讲发言的呈现力和影响力。

(二)公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公文写作能力,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刚需”,这同时也是化无形辛苦为有形成果的“必杀技”。新闻宣传、方案总结、特色材料,案例撰写、申报课题,网文写作......哪个能离开“一支笔”呢?所有的工作干到最后都是文字工作,写作是训练思维的工具,写作最好的提升方法是开始写,经常写,边写边学,这也是为什么有更多机会写材料的辅导员写作能力提升较快的原因之一。如何提高写作能力?一要多学。写作能力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多学习一些好的平台优秀文章,时刻关注和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或者一些优秀的思政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二要善思,写出来的东西要有思想必须先有思考,要善于观察和反思总结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谈问题。尤其是聚焦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难点和通点问题,跳出辅导员的思维,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三要勤练。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需要我们每隔一顿时间来思考工作相关问题,并形成一篇文章,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创作。

(三)谈话沟通能力的提升

有人曾说“辅导员是一个幸福感很高的职业”。一年半的工作经历,我才慢慢明白,幸福感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对于入职时间不长的年轻辅导员,最影响日常情绪的就是对上对下的沟通。如,我们最常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和学生谈心谈话,如果沟通不畅,不免会生气郁闷,气自己没有有效引导学生;最常作的工作之二就和领导请示汇报,如果效果不佳,不免会难过忧伤,恨自己没有有效助力领导;但随着沟通能力的提高,这些情况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会觉得自己的学生很可爱,自己的领导很可敬。如何提高呢?沟通重点不是沟通过程本身,而是沟通前期的“备课”和末期的“善后”。这个备课包括:一是明确沟通目标,防止正式谈话时东拉西扯、南辕北辙,也便于明确什么需要死守、什么可以妥协;二是分析沟通对象,通过熟悉资料、分析特点,找准对方的真正需要和“痛点”;三是梳理沟通内容,通过提炼要点、提前演练,记录谈话提纲,做好痕迹管理、过程管理。


三、做好职业规划 优化培养路径


年轻辅导员要规划职业路径,落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要求,树立远大目标,合理规划未来。

(1-2年)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积极借助辅导员相关平台,多参加活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尤其是结合学校和学院搭建的平台例如“辅导员工作沙龙”,“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等进行自身锻炼,积极投身于一站式社区建设,参加和组建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室,加强专项技能培训和开发。依托专业类型和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参与思政课题、学生工作精品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学院的建设中去。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招生工作;创新学院分团委工作方式和方法,打造特色、创新活动品牌,积极总结和思考,积极撰写学生组织改革转型发展案例,将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推广出去;结合学院的党建工作平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党建平台的方式和方法等多个方面积极进行党支部工作的建设,积极撰写党政工作与理论创新方面的文章,积极进行发表。

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跟踪和建立学生成长发展台账,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有效的把握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思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在学业规划、生活困难,经济压力等方面给与及时的帮助和引导。整理和分析学生样本数据,切实可行的、有理有据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并结合学生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有效的解决,并形成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的撰写,并发表相关网文。

(3-5年)努力成为“教研型辅导员”,除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之外,承担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思政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围绕日常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开展研究,不断把日常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课程化,不断去开发属于自己的课程库,同时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撰写评论文章,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善于总结在工作中的得失与效果,在积累基础学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经验的训练和学习,争取能够独立的主持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好总结和规划,扎根学生工作这份沃土,积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全国民办优秀辅导员”为目标。

充分结合学院专业学科优势和个人特点,努力实施好、建设好项目平台,将项目建设与课程教学、思政教育、文化实践、事务管理、网络育人等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做到品牌培育过硬,做成精品、做出表率;另一方面做到建设过程浸润融合,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对兄弟院系、学工战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与社会影响力。


作者: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王能

原文发表于湖北高校思政网,链接http://gxsz.e21.cn/index.php?g=gxsz&m=news_list&a=newsdetail&id=48078

 

版权所有 © 2016-202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鄂ICP备090185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