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周晚霞
中秋佳节前夕,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再现古代传统拜月仪式。9月27日晚,学生们身着汉服,按照中华民族民间古礼,拜月祈福。这是该校连续第10年在中秋节期间举行别开生面的拜月仪式,让师生们在充满诗意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穿越”。
拜月仪式(通讯员 王棚摄)
当晚,该校文学院“玉兰影院”庭院内,琴音阵阵,香茗袅袅,古朴雅致的花灯布景间,一群身着华裳的大学生提灯“走月亮”。拜月仪式上,净手沃盥、上香祭酒、恭读祝文、以月寄情……学生们分次而立,衣袂飘飘,宛若画中人款款而来,在低婉的共鸣吟唱声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人文古韵缓缓展开。
相关活动(通讯员 陈冲摄)
除了传统的拜月仪式,文学院还增添了华裳舞会、品茗交流、互动游乐等现代娱乐活动,古今交融,推陈出新。
“‘秋暮夕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中秋拜月活动正是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黄亚兰介绍,学院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一方面提升青年学子文化素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赏中秋月、念故乡情、感父母恩。

汉服爱好者们提灯游园赏月(通讯员 陈冲摄)
中秋拜月活动后,文学院还举办了李白、苏轼雕像落成揭幕仪式。据悉,今年暑期,学校在提档升级建设玉兰广场时,为该校文学院教学楼营造文学氛围,特在玉兰学府教学楼设计摆放李白和苏轼的石像。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长顾豪爽为李白、苏轼雕像揭幕。
“李白、苏轼的雕像不仅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该校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喻可欣说,“我们的文学院,因坐落着李白与苏轼的雕像,而更具人文底蕴和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