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闻学)9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智能媒体与公共传播学术论坛暨第一届智能交互设计工作坊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智能传播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科学范式的革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能传播时代的理论发展、方法创新与实践方向。

文学院网媒教研室、大学品牌与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郑重老师应邀参会,并在智能交互设计工作坊环节作专题发言。郑重老师的报告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时代的边缘化问题,指出在人工智能与数字传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遗在跨文化传播中既面临机遇,也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他强调,非遗不仅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更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AI时代,如何平衡技术赋能与文化本真,如何在全球语境中实现非遗的有效传播,是学界和业界亟需关注的重要课题。

论坛期间,多位与会人员还围绕大模型内容生成的风险、国际传播新范式、算法透明化、人机协同内容生产、智能交互设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智能传播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关怀的交汇点。

郑重老师的发言获得与会学者的积极回应,为非遗保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也展现了我校教师在智能传播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与责任担当。随后,郑重老师的相关论文已正式收录至本次论坛论文集,为后续学界在智能传播与非遗研究交叉领域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