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孙嘉声 )3月19号下午,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硕士生导师胡远珍教授,受邀来到文学院四号楼一号报告厅作“智能时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学术讲座,文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讲座由文学院名誉院长何新文主持。

胡远珍作学术讲座
讲座中,胡远珍教授系统阐释了媒介化社会的演进逻辑与未来挑战。她提出,智能时代媒介已从工具属性升格为具有主体性的社会存在,通过“技术-媒介-社会”三元共生机制重构人类认知、交往与权力结构。媒介实践呈现双重景观:网络空间以UGC和算法赋权推动去中心化叙事,而传统主流媒体则通过媒介融合转型为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工具。针对智能技术带来的异化风险,她强调需警惕技术对人类主体性与社会联结的消解,主张在技术创新中重构人文价值,通过批判性审视媒介逻辑平衡技术效率与人性温度,最终探索智能时代人类意义感的重建路径。

在场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在讲座结尾,何院长鼓励在座师生踊跃发言,向胡老师提出自己对于本场讲座的问题。在座师生积极举手发言,向胡老师提问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在AI不断发展当道的时代体现出自我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胡教授为在场师生答疑解惑,现场气氛融洽。

现场老师代表向胡教授提问
胡远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过湖北大学新闻传播系系副主任、系主任,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传播学学科点负责人。相继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会理事、武汉市记者协会务理事、湖北省社情民意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广告协会广告委员会评审专家、全国金旗奖评审专家。相继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和省级教研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近些年在国内重要报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