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 |学校官网

闻学快讯
闻学快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闻学快讯 > 正文

志之所趋者 不以山海为远

2024-04-25 返回列表

文学院 李晓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妹学弟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文学院20级汉语言文学6班的李晓丹。很荣幸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和武生院的故事,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志之所趋者,不以山海为远。

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从长江中下游出发,南下珠江三角洲,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转变为暨南大学的一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我时常思考自己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我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勤学善思的求学者、勇于尝试的探索者、奔赴山海的实践者、居安思危的前进者。

首先,是我的第一个角色——勤学善思的求学者。在武生院的求学路上,唐代韩愈曾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这句话一直勉励着我。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我在不断探索好的学习方法,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笔记的灵活整理是必不可少的,从甲骨文、金文到唐诗宋词,从现代汉语到外国文学,我仿佛听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的交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我的必修课专业总成绩在大三学年获得全年级第一。课余时间,我怀着对汉语和英语的热爱,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一次性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普通话二甲,并且获得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决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大学四年里所有奖项共计23项。所有的奖状可能只是一张薄薄的纸,重要的是背后无数次的付出和宝贵的经历。

我扮演第二个角色则是勇于尝试的探索者。何谓勇气?第7版现代汉语字典告诉我“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what is courage?”牛津词典告诉我“the ability to control fear in a situation that maybe dangerous.”我以勇气作为筹码,走上了讲台——参加2022年学生思政讲课,来到了舞台——参加话剧历史剧表演,也在辩论赛场上舌战群儒。

同时,我也带着勇气的入场券,在武生院选特色课程中多元成长。在手工精酿啤酒课上,身穿实验服的我,惊叹于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精确地计算着每一种原料的比例,严谨地控制着发酵的时间和温度,以创造出最符合我们理想味道的比利时艾尔啤酒。而也正是在汉服、陶艺、剑术的选修课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也为我选择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埋下一颗种子。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始终认为最美的青春年华一定要与家国梦想同频共振!于是我成为了一名奔赴山海的实践者。大二那年我参与了大别山暑期支教,在美丽的龟尾村我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而孩子们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以及那一声亲切有礼的带着乡音的“李老丝好!”激发了我作为支教老师的使命感,我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孩子们的学习现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比如“趣味汉字加减法”“体会诗经里的浪漫”等等课程。这次支教让我对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有了直观的认知,而这也更让我明白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始于2020年的疫情,激起一场捍卫生命与健康的全民之战。而我也主动响应号召,寒暑假期间积极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返家乡疫情防控志愿者,为我的家乡湖南郴州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我想在未来成为一名居安思危的前进者。我们把成功考取研究生称之为“上岸”,然而作为一名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语言的背后是我们思考的逻辑,就像“上岸”这个词,其实是它将人的状态划分为岸上与岸下,好似只要经由上岸这个动作,就可以使人从此一路坦途、再没有任何困厄与难题,而岸下的人就只能在力求向上的无名人海里苦苦泅渡,永不得见天日。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光荣的、鲜艳的时刻固然吸引人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我在未来分为四步走,首先在华图实习中锻炼自我;其次,在研究生期间加强专业学习和出国做志愿者;最终成为一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国家公派汉语教师!

最后,我想送给在座的学弟学妹一句话共勉: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