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闻学工作站通讯员 陈希尔 狄雅心 摄影 董怡 张妍)11月21日下午,在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上,一场唐诗与音乐的碰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李燕邀请到我校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胡琳媛和古筝教师张诗乐来到课堂,三师同台,从诗歌、音乐、吟诵的不同维度,带领大家领略唐诗之美。
本次课程主题为“唐诗的审美时空”,以初唐的《春江花月夜》和晚唐《锦瑟》为文本,胡琳媛和张诗乐两位老师分别以吟诵和古筝演奏的形式,从音乐的角度带同学们畅游这两首诗的意象和时空意蕴。

李燕讲授诗歌意境
婉转动听的古筝声在教室中回响,声音急缓有序,透彻明亮。张诗乐从古筝弹奏的角度展示了《春江花月夜》中,如何用弹奏来展示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我们会在表演时传递我们的情感,用不同的变化在意象中表达波澜起伏。”
在现场,胡琳媛与张诗乐两位老师一起配合演出了《锦瑟》,清脆悦耳的声乐和的琴声相和,带我们进入一个如梦似幻的绝美意境,体会诗人笔下华美绵密的辞藻和心中含蓄深沉的情感。“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抓住风格特点然后去展现不同诗词之间的审美,这在音乐当中是至关重要的。”胡琳媛说。表演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声乐教师胡琳媛和古筝教师张诗乐演绎《锦瑟》
这次课程是胡琳媛美育CPCT计划项目课程的探索与反思的成果,该项目以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国古诗词歌曲融合式美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为主题,将文学与音乐两个重要的美育领域交叉。以“乐”驭“诗”,探索歌唱实践与音乐创作语境下中国古诗词内在的旋律美感,节奏组织,以及语言规律。同时,以“诗”锻“乐”,将流动的乐歌放置于静态的中国古诗词架构中,深入挖掘中国汉语文学和古典诗词知识体系下音乐的结构逻辑,韵律规则,风格流派、咬字方式,以及所呈现的中国风格。

授课现场
李燕表示,在诗歌中,我们对审美的追求从来没有消失过,对审美的体验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我们会在私人化情感外追求更辽阔的空间,在时间的对话中完成永恒的对话的思考。
一堂充满文化底蕴的古代文学课就这样落下帷幕,文学和音乐二者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趣。每位同学都在这妙趣横生的课堂中收获颇多,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学生们纷纷表示,诗词加音乐的完美融合,不仅使得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还学习到了不少音乐鉴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会音乐的“诗意”和诗词的“乐境”,达到了双重的审美感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