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召开转型发展学习研讨会
(通讯员 张德珺 钱琪)2月25日下午14:30,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在学院大楼418会议室,围绕李友清校长开学初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的《抢抓转型机遇 担当历史使命 努力建设特设鲜明应用技术型大学》主题报告以及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开展学习研讨。学校党委书记赵正洲教授、党委组织部部长杨一丰以及教务处吕英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周保国教授主持。
会上,该院教职员工围绕转型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双创教育、“有效课堂”以及“两风”建设等问题畅所欲言。肖艳老师就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发表了看法,她提出可以从“确立更加细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炼更精华的教学内容”以及“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尝试,积极打造“有效课堂”。丁秋芸教师就教风建设发表了建议,她说作为教师首先要对教师这一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另外,人性化的教学管理也是教师可以愉快开展教学的前提,教师有了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才能更有激情地开展教学活动。赖晓迪教师认为,作为专职教师,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肯定是无法“征服”学生的,老师们要努力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抬头率”。教师应当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改革创新,争取让自己所带的每一堂课都变成“精彩一课”。 关于专业课程建设,祝钰老师提出,英语专业的课程需要有更明确的方向性,多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大学英语的授课则需要提高授课效率,增加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应向职业英语和跨文化课程倾斜。专业和课程的改革转型都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政策不断放开,鼓励老师们更多地参与到转型发展中来。党总支副书记谢红林指出,要通过加强就业“三维调研”,即对就业市场、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用人标准的调研,对学院近几年学生就业的纵向、横向的调研以及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向的调研,找出适用本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另外,关于加强“两风”建设,她提出要党政协同, 校、院系两级要建立分层、分批、分步的教师培训制度,帮助教师尽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用良好的教风引领学风。学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张德珺结合之前到广东地区就业市场调研了解到的外贸人才大量缺口的实际情况谈到了专业建设问题,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设置。她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另外要深入推进教学实习,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党委书记赵正洲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对外国语学院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从“学院定位与学校定位的关系”、“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教师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的关系”、“教风与学风的关系”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方面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外国语学院的发展要在做“特”上下功夫,既要总结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做法,又要不断创新。要进一步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抓学风关键在抓教风和抓管理,要通过抓教风促学风。老师们要正确协调好教学与研究工作,搞研究要选准方向、持之以恒。每位老师都要从学院发展的全局角度思考个人的发展,为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武生院的外语专业能够进入全省32所民办高校的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