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武生院“长河-阳春杯”创业大赛精彩落幕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6-12   浏览:

——著名企业家刘宝林担任评委 称本次大赛技术创新项目成主流

(记者 闻天)4月29日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长河-阳春杯”创业项目大赛决赛在问天湖畔的创业大讲堂精彩上演,来自企业、高校、政府部门、风投机构等有关负责人和我校师生、校友代表近两千人,在近四个小时中感受了一场创新创业的饕餮盛宴。最终,药学院学生陈雨微团队凭借其《药香坊》项目,管理学院校友李洁团队凭借其《哒呤APP——通过数据进行身份识别来打造多场景多维度的SNS交友服务应用》项目,受到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分别夺得学生组和校友组“长河-阳春杯”,并各捧走2万元大奖。


大赛现场

本次大赛由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与武汉市青年创业促进会联合举办。自3月30日启动以来,共收到了在校生和校友的400余个创业项目策划书。经过多轮评审,共有18个项目进入当晚决赛,其中,学生组15个,校友组3个。项目涉及生物技术、医药、健康养生、园林绿化、管理、旅游、室内装饰、互联网+、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进入决赛的18个团队采取“擂台赛”方式,通过抽签,分为6组,每组3个团队同时上场进行PK对决。其中,校友组第一名直接夺得该组别“长河-阳春杯”;5个学生组第一名进入总决赛,再次“打擂台PK”,通过1分钟项目陈述、20分钟集中答辩等环节,最终决出学生组“长河-阳春杯”得主。现场呐喊助威声、掌声此起彼伏,选手激情四射,观众热情互动,场面十分火爆。


现场观众热情助威

本次大赛决赛的“豪华”评委团,由中国医药杰出企业家、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局主席、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创业学院首席特聘教授刘宝林和来自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武汉市教育局领导,武汉青年创业促进会的创业导师,金融投资、法律服务机构和部属高校的19名董事长、总经理和专家教授组成。

“项目技术含量高,超过了2015年的长河-金秋杯,专业与创业项目结合度高,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是大赛评委给出的一致评价。

记者注意到,在18个参赛项目中,已获取或正在申请专利的项目超过了半数。技术创新取代了以往的模式创新,成为主流。夺得校友组“金杯”的《哒呤APP——通过数据进行身份识别来打造多场景多维度的SNS交友服务应用》项目,已获得了2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3项商标著作权和3项版权;岁岁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凭借两项专利,将其产品——木签菌种远销北美、东南亚多国;《寝室公寓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拥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环保旋转式烧结窑》项目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药香坊》项目也是凭借其独有的创新性和专业性受到了青睐……

评委们一致认为,“创业是新常态,创新是重点。”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或其他智力成果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只要将其科技成果产品化、市场化,就比较容易获得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得到资金支持,创业成功的几率也将大大提升。


著名企业家、中国公益事业先锋人物、九州通医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创业学院首席特聘教授、2016年度“长河-阳春杯”创业项目大赛评委会名誉主任刘宝林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点评。

大赛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学生创业者体现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夺得学生组“金杯”的《药香坊》项目负责人陈雨微表示,“我们卖的就是健康,保证质量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赚钱。这是每一位中医药学子的责任。”以总分第二名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剪纸艺术工作坊》项目负责人、土家族女大学生游璐告诉记者,我们的创业,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更有带动恩施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妇女致富的决心!

刘宝林先生为学生组“长河-阳春杯”得主颁奖。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事长余毅为校友组“长河-阳春杯”得主颁奖。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创业学院院长助理兼实践部部长苏以全介绍说,此次大赛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热情,推动“双创”教育工作进入“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新常态。学校还将对获奖项目中操作性较强,能开展“自主创业”或“创业体验”的项目组织评估论证,学校“创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处将在无担保无抵押的贴息借(贷)款和免费提供创业场地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记者还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此次创业大赛的总奖励金额超过了50万元,其中“阳春杯”得主的奖金2万元,其他进入决赛的团队分别获奖1万元和5000元;进入了半决赛但未闯入决赛的每个创业团队可获3000元奖金;同时大赛组委会还设置了组织奖,分为2万、1万和5000元三个等级,此外,大赛还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评委专门设立了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