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校园里每个角落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青春气息。是因为你们——2016级的新同学们如约而至,相聚在美丽的晨光湖畔,为日新月异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批具有军人气质、品格和精神的军训教官们。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向2016级的新同学们,向全体军训教官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含辛茹苦把同学们养大以及满含期待把同学们送进大学校园的父母及亲朋好友们表示最亲切的问候!
这几天,大家通过手机、电脑,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了“别人家的宿舍”,你们之中部分同学入住的“松、柏、梅、桂”学生公寓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我相信入住的同学已经刷爆了你们的微信圈和QQ空间。但大家知道吗?“松、柏、梅、桂”公寓是武生院使用时间最长的学生宿舍楼,见证了学校的沧桑巨变;在今年改造的过程中,学校“修旧如旧”,楼栋的外观保持原样不变,内部及环境改造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沉淀的是历届学子的记忆与情感,提升的是大学环境的品位与文化,必将给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带来新的开端、新的美好、新的启迪。
由此,我还想和新同学们谈谈“变”与“不变”这个话题。
走进大学,就要读懂其历史。武生院初创于1993年, 2000年转设为高职院校,2005 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5年,学校开始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武生院历经二十三载,不仅实现了到大专、到本科、到开启研究生教育的三次大跨越,而且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的教育发展奇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能力建设等诸方面的办学指标和发展成就均跃居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别人家的宿舍”、“校园长城”、“钱学森纪念馆”、“龙虎狮-林空生态走廊”等已成为她独特的文化标志。我们校园的一切都美好,有待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二十余来年,武生院变了,变得秀美和灵气,变得壮硕和伟岸;但二十余年来,武生院“严谨、自强、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的教育思想和“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没有变。有待你们去感悟、去传承、去光大!
都说“十年寒窗苦”。同学们如愿地释放了小学到高中的重负,跨越了高考“独木桥”,实现了青春大学梦。你们的身高与体重、颜值与担当发生了变化,知识储量、社会阅历、心胸视野发生了变化;但家长望子成龙、期女成凤的愿望犹在,你们追求青春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青年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应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未改变!
都说“离开家的温暖,离开父母的庇护是一种挑战”。从今天这一刻起,你们作为学生的身份没有变化;但当你们正式进入人生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大学之后,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学习思维乃至学习心智都将发生改变。我们坚信:大学的时光,一定会把同学们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都说“大学军训不就是迈迈步子、叠叠被子”。从今天这一刻起,我们每一名新同学与广大青年大学生一样,都将经历军训这重要的一课,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军训的既定科目。为了使大家军训期间的内容更加丰富、安排更加科学,学校针对2016级新同学特点,除了安排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外,还增加了内务整理、校园参观、国防知识学习、“理想·前途·人生”宣讲团报告会、校友企业家创新创业报告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参加军事训练的同时,也能深入地了解校情校史,把握专业发展前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规划职业发展生涯等,以便尽快地适应并融入新的大学生活。
都说“军训苦、军训累、站着军姿掉眼泪”。从今天这一刻起,你们将变成一名预备战士,在每一名大学生身上去塑造当代军人的气质。在军训中,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同学们要永远学习军人“纪律严明、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奋勇向前”的高贵品质,锤炼“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坚强意志,传承“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条!
亲爱的新同学们,“变”与“不变”是相对的,也是辩证统一的。这是促成万物生长的基本动因。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新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军训阶段,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及人生旅途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理想信念秉持不变,知识才干增长天天有变,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阳光!更加灿烂!同时,也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各位教官工作顺利!身心健康!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