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抗疫有情,“四叶”同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3-20   浏览:

——外国语学院“四叶草”团队

(通讯员:高亮 祝钰)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大家回归校园的脚步,却阻挡不了“四叶草”团队同心合力,抗疫教学的坚定信念。

该团队八位教师中,朱凡及家人不幸被感染;祝钰假期出游被困外地无网络;黄清芬、倪丹萍身在老家,教学资源匮乏……为了能够落实好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团队教师在微信群里一方面想各种办法为朱凡老师解决实际困难并为她加油打气,另一方面认真讨论线上教学设计方案,努力克服时间紧迫、技术生疏等困难,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大胆尝试、反复调整,同时广泛搜集网络授课资源。

图为“四叶草”团队合影(资料图)

周芳老师作为教学管理干部,积极推进外国语学院的线上教学工作,完成了37门网络教学课程的开设,涵盖学生总数达5448人次。她也开展了《英语语法》线上教学,主动分担校外办公同课头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效果好。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抗疫防控活动:主动报名抗疫储备用房的清理工作,积极参加迎宾馆迎检清扫工作,和外教Jerry一起参加长河港湾的公益劳动并获劳动先进个人荣誉。

被困十堰的祝钰老师,仅靠一部手机和有限的手机流量,开启了特殊时期两门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她不惜一个月缴纳九百多元的手机流量费。作为专业带头人,她每周列席外院党政联席会,参与巡查英语专业线上教学质量,帮助青年教师改进线上教学手段和方法。此外,她还指导学生用所学语言文字记录自己在抗疫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了抗疫题材的英文短诗并录制成视频,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疫情,战胜疫情。她勇于探索线上教学规律,和听力课题组教师一起设计了“线上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拟撰写线上教学调研报告。

黄清芬老师远在老家,在缺少教学资源和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她利用手机流量,搭建课程平台,做好课程建设。她特别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自己的专业课程中,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树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教研室主任兼教工支部书记,她特别关心新进教师的成长,帮助她们解决线上教学中的问题,同时依托QQ群组织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习交流,关注教师们的身心健康。

倪丹萍老师身在农村老家,克服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设备不够等诸多困难,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电子版教学资料、录制视频,并探索不同平台不同的授课模式,使用知到平台+QQ(包括QQ群课堂)+钉钉等多种教学工具丰富其课堂,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罗利芳老师除了为学生在线答疑、督促学生论文撰写等本职工作外,在得知朱凡老师患病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承担了朱老师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任务,并分担了她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积极认真地指导学生完成了开题报告的撰写和提交。

原本计划停留武汉一周探亲的吴珊老师,因为疫情留在了武汉。她在社区群里了解到大家缺少防护物资的需求情况后,让身在深圳的家人收集口罩、手套、防护镜,寄往武汉,及时送到邻居们手上,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同时,团队教师讨论如何开展在线教学时,她也积极参与、为大家献计献策,推荐适合的在线办公软件,搜集有特色的网上学习课堂,分享多样化的公益优质教学资源,助力大家更好地开展“停课不停教”。

王瑾老师虽远在瑞士,但心记武生院!在武汉疫情刚刚爆发,获知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时,第一时间参与到当地华人组织的募捐活动中,并用筹集的善款奔赴瑞士各大药店购买口罩等防护物资,一批批捐回祖国!武生院线上开课后,她积极为团队教师提供各种中西文化对比案例,给团队教师分享海外的一手信息资源,丰富了她们的视频教学素材。

朱凡老师身患重病,虽无法投入到一线的教学工作中,但仍克服身体条件带来的痛苦,不放弃每天坚持教学口语的练习与积累,参与团队教学科研的讨论,尽自己所能不让自己掉队!

图为团队成员近期工作照片(上排左起:王瑾、吴珊、朱凡、周芳;下排左起:倪丹萍、黄清芬、祝钰、罗利芳)

“四叶草”团队教师在克服困难、积极高效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也历经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面。在朱凡老师及家人感染新冠病毒、无法入院接受治疗时,该团队的其他七位教师不论身在何处,都第一时间竭尽所能为她提供了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她们四处打听各种就医资源,搜集收治医院的信息,分享抗疫的药方,时刻与朱凡老师保持联系,鼓励和关心她,并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力量,扩大影响,为其寻求帮助,直至朱凡老师与家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该团队的教师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的团结互助,给了病者很大的鼓舞,帮她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