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要闻

首页 >> 生科要闻 >> 正文

贵州大学方中明教授应邀来院开展学术交流

日期:2024-05-19 人气:

本网讯(通讯员 廖鑫玥  摄影 高旭)2024518日上午9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钱学森学院共同邀请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客座教授、贵州大学教授方中明博士来校为钱学森学院大生物类预科生作主题为《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和《什么是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方中明博士首先围绕《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主题进行实验成果解说汇报。报告中以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围绕氨基酸转运基因、基因表达等相关研究,采用基因敲除法不断试验、逐层分析,以大量实验数据强有力地论证了不同基因敲除后对水稻的分蘖数和产量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以贵州优质稻大白果糯米、香禾糯等为实例,验证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随后方中明博士针对《什么是科学研究》主题,对“科学研究”展开详细介绍,让同学们对“科研”有更直观的了解。并且由“做科研”递进到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的意义,激起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同时提出相关方法及建议,鼓励学生树立科研精神,坚定意志,百炼成钢。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认真专注,问答环节中踊跃举手,在专业知识和发展规划两方面受益匪浅。据悉,这次学术活动也是钱学森学院启动科研训练后的第一场重要学术沙龙活动。


方中明博士简介:

方中明,男,汉族,19849月生,安徽省歙县人,博士、贵州大学三级教授、A岗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长期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先后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湖北产业教授、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贵州省高校科技拔尖人才、黄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省委联系专家,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担任贵州省粮油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贵州省粮油产业导师团学术团长。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生理学》等课程教学,近五年主持省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主编教材2部,负责省级金课1,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科研上主要从事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及生物育种,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Crop Journal等中科院一区和二区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培育并审定水稻新品种2个,指导在读硕士生10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3名,已指导毕业研究生12名。担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山区分会副秘书长、南方农业学报青年编委会副主任、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青年编委等职务,近期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十余次。

 

版权所有 © 2016-202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