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10分钟 “台词”准备近万字
本网讯 无论是智慧树、腾讯课堂、微助教等教学平台,还是Camtasia 9、Adobe_Audition、Xmind PRO V3.3.1、prezi、focusky、WPS优化插件等应用软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芳一副教授都“玩”得得心应手。自2月17日我校“线上开学”至今,黄芳一不断探索线上教学方式方法,用互联网软件技术应用破解线上教学难题,摸索出一条直播答疑、自录课程的新路子。
本学期,黄芳一共承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三门理论课程教学任务,刚开始进行“线上教学”时,黄芳一倍感压力,“与学生的距离远了,授课时心里没有底。”黄芳一一边学习各种互联网软件应用技能,一边探索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资源应用和教学方法。
在深入分析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线上教学资源后,黄芳一在《啤酒酿造技术》和《食品发酵工艺学》的课程教学中引入了MOOC异步SPOC教学的方法,采取了“慕课+直播答疑”的模式;针对《微生物肥料学》课程网络资源和相似网络课程较少的情况,采用自录课与直播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黄芳一副教授的课程设计截图
图为黄芳一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做好预习
图为黄芳一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
为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筛选各类教学资源、摸索教学软件,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制作授课视频和教学文件成了黄芳一每日的必修课。3个多月来,黄芳一尝试了多种教学平台和教学方式,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录课程的流程,为了让课程既有内容、又紧凑易学,生动且联系生产应用实际,他结合课程内容认真筛选大量企业生产实践案例,反复打磨录课与答疑的脚本台词,同时设计好线上学习过程中的提问、讨论内容与章节测试等。据了解,每10分钟的课程视频,黄芳一就要准备约一万字的“台词”。
“仅仅掌握网络技术手段还不够,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网课之余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准备工作。”黄芳一表示,“除了充分的备课外,还要运用框架式思维导图提炼课程重点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同时要在课后开辟网络论坛,加入班级群开展讨论答疑,补充学习内容等。”
“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我欣喜的看到同学们学习投入,每个章节的学习任务完成度高、成效好,我觉得,努力和付出是有价值的。”黄芳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