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程晓璐 摄影 肖亚慧)11月9日下午,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师生经验分享会在问天湖畔大礼堂举行。校领导李友清、赵正洲、李毅、洪华珠及各院(系)师生代表共1800余人参加了分享会。党委书记赵正洲主持会议。
会议宣读了学校《关于表彰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人员的决定》。学校决定,奖励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2支学生团队各18000元,奖励学生团队指导教师郭晓红和徐飞、赵华燕团队各9000元;奖励获得二等奖的学生团队7200元,奖励学生团队指导教师谢立兰3600元;奖励获得三等奖的2支学生团队各4800元,奖励学生团队指导教师方中明、杨阳各2400元。
“本次大赛是‘以人格凝聚力量,以制度保障公平’,具有前所未有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团队指导教师、我校长河青年学者郭晓红副教授在分享会上介绍道,“大赛全程采取双盲评审,同时在评审期间,评审专家全程关闭通讯设备,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她说,六位指导教师依托我校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在历时半年的比赛过程中,精心指导学生。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团队的学生们一起规划课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探讨实验失败的原因,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正是因为老师们以身示范、精益求精,我们的学子才有动力、有勇气去和诸多重点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以科研技能和创新精神论英雄。
“有时候,坚持和自身能力一样重要,责任心可以成为我们坚持下去的巨大动力。”大赛一等奖获奖团队队长刘杰和团队学生代表吴义恒同学与大家分享心得时说。回顾参赛历程,无疑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同时科研也是枯燥和辛苦的。初赛时长超过5个月,除了研讨、实验和分析数据等工作外,他们每天还要专门花一到两小时用于撰写实验记录并上传。获奖学生代表与大家共勉道:只要把握机会、有责任感、学会坚持以及自信,所有的付出一定能有收获。
李友清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在学校推进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改革进程中,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这与同学们的勤奋努力,导师的辛勤付出,学校的执着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他希望获奖团队以此次成绩为动力,作为新起点,再创新辉煌。广大青年师生要以他们为榜样,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励志成才,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结合学习和教学情况,深入思考人生规划和教书育人工作,见贤思齐,创先争优,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