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涛 摄影 陈冲)10月7日下午,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在问天湖畔大礼堂召开,校领导江珩、顾豪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李毅主持会议。各学院教学负责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全校无课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

图为会议现场
校务委员、教务处处长董妍玲宣读了《武生院关于表彰2019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武生院关于公布2020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名单的通知》等文件,与会校领导为2019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教师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图为校党委书记江珩(右)为2019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教师颁奖
会上,生科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张玉芹教授,管院学科带头人伍学进教授,马院沙永金教授,艺设院常务副院长尹继鸣教授,分别围绕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教育思想大讨论等主题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化环院·食科院赵秀琴副教授、计信院潘天恒副教授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等内容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常务副校长顾豪爽从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条件等三个方面对我校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顾豪爽表示,我校专业及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体现了我们管理干部的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浸透着广大师生对武生院的爱校情怀。
顾豪爽对下阶段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及本科课程建设进行了部署。一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按照“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的原则,对接国家、湖北省、武汉市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及学科发展新领域,新增、升级改造或淘汰部分专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抢抓“双万”机遇,再立项一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力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突破。二要加强课程建设。通过“实施金课行动计划”,出台《武生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建设武生院特色的应用型教材等措施,着力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重点引进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强化教师的培训、交流、挂职锻炼等,组建一批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一流本科专业的师资队伍规模、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通过优化整合校内资源,强化校企深度合作等方式,分批次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部分实验室,建设50个互为“三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党委书记江珩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时机选择好、主题鲜明、参与面广、形式活泼、成果丰富、影响深远,对于更新观念、凝聚共识,高质量推进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江珩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全国教育大会为我国教育发展事业发展勾画了新蓝图,明确了新任务,赋予了新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创立和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全校教职员工要持续深入学习新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根本问题”“两条工作主线”“三条发展路径”等重要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江珩强调,立足未来,我们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狠抓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养全面的一流教师队伍;建成10个左右省级以上达到专业认证标准的品牌专业;按照“金课”标准,开设800门优质课程;建设100种武生院特色的应用型教材。
江珩希望,广大教职员工要以武生院为共同家园,传承武生院“自强自立、创新创业”精神,努力拼搏,砥砺奋进,走出一条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治理体系、制度体系及长效机制,努力将武生院建设成受人尊敬、世界知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一流民办本科大学。
图为武汉大学陈向东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
当日上午,武汉大学陈向东教授以《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 全方位打造生物学一流本科课程》为题,为全校无课专兼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等作了专题辅导报告。陈向东以其主建的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为例,从“具有特色和领先优势的高水平教材系列和课程内容体系”“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践行成”“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和“课程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