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通讯员梓琳)“正方一辩,现在由你进行攻辩小结。”近日,《中国文化史》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辩论赛开赛,管理学院·文学院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1班同学们情绪高涨,摩拳擦掌。
协作学习碰撞思维火花
与线上辩论赛活动类似的还有“结对交流活动”,近日,在《中国学术文化史》这一章节的答疑课上,教学设计者、管理学院·文学院教师谭爱平将同学们提出的若干问题融入结对交流活动中。课前,要求任意两位同学选取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位重要文化人物创设情境,进行古今对话,一人为古,一人为今,其他同学为总结者或小组汇报总结撰写者。各小组在线上课堂运用屏幕分享与在线连麦功能进行讨论与交流,教师对各小组的结对交流情况一一给予讲评指导,课后根据每个组的表现及各成员在讨论中做出的贡献评定成绩。
管理学院·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黄亚兰听课后表示,课堂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协作学习。课前设计的开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古一今”对话能促使学生从文化常识上升到当代感悟的高度。
据了解,《中国文化史》是管理学院·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在线上开课。谭爱平表示,“这门课程强调文化的互动,思维的碰撞,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追踪、研究、争论和思考。为了提升课堂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将协作学习活动延伸至线下。需要在答疑前设计大量开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我比较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老师整理的ppt很清晰,有重难点和总结,配合拓展学习资料,收获很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张琼表示,“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思路更清晰了。”
关注疫情,激发爱国热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网络纷繁复杂的声音,学生有感动也有疑惑。谭爱平在授课中,聚焦热点,为学生答疑解惑。
“如果学生的情感仅仅停留在体验和感受这个阶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清事物发展的真相和趋势,挖掘‘全民战疫抗疫’的文化力量,破解文化自信的密码。”谭爱平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果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无数中国人“逆行”,用生命守护生命,正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智、仁、勇’的集中体现。”
“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发现自己看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停留在表面,不自觉地会从文化上找找根源。”该专业学生林华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太强大了!”
“全民战‘疫’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学生从可见可感的案例中,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体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谭爱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