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导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导师风采 -> 正文

导师-潘继承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6-23


       

出生年月:1964.04

    称:教授

    位:博士

/博 导:博导

电子邮件:panproteins@email.hbnu.edu.cn

潘继承

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7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科学研究处处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期间于2019-2020年,挂职天门市副市长)。先后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现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国家一流专业生物学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学综合实验》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生物学综合实验》负责人;“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线上评审人;广东省、江西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以及四川省等多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奖线上、线下评审人。先后主持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个。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个人简历

1.教育经历

2001-2004年,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1-1993年,武汉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3-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87-,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

2025至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工作。

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天然产物新药筛选 2.环境重金属生物钝化

主要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国家级生物科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生物学综合实验》负责人、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委员

主持的课题项目

1.脯氨酰的顺反异构和半胱氨酸残基对精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570412)

2.精氨酸激酶的折叠与组装机制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CDA066)

3.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对精氨酸激酶折叠的影响,(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05ABA192)

4.水生生物的生化、生理及其生态学的研究,(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T200605)

代表性成果

1.Ji-Cheng Pan, Zhenhang Yu, Xiao-Yang Su, Ye-Qing Sun, Xue-Ming Rao, Hai-Meng Zhou. Unassisted refolding of urea-denatured arginine kinase from Shrimp Feneropenaeus Chinensis: Evidence for two equilibrium intermediates in the refolding pathway.Protein Sci. 2004, 13(7) : 892-1901

2.Ji-Cheng Pan, Yuan Cheng.En-Fu Hui, and Hai-Meng Zhou. Implication the role of Reactive Cystein inarginine kinase: reactivation kinetics of 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modified arginine kinase reactivated by dithiothreito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4, 317 (2) : 539-544

3.Jin-Song Wang,Zhong-Liang Zheng,Jing Lei,Ji-Cheng Pan(通讯作者)and Guo-Lin Zou.

Cloning, express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of arginine kinase from greasyback shrimp (Metapenaeus ensis). Comp.Biochem. Physiol, B.2009, 153:268-274

4.Liu N, Wang JS, Wang WD,Pan JC(通讯作者).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sidues 62 and 193 play a key role in activ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arginine kinase. Int J Biol Macromol, 2011,49 (3):402-408

5.Zhang XCI, Wang WD, Wang JS, Pan JC.(通讯作者) PPIase independent chaperone-like function ofrecombinant human Cyclophilin Aduring arginine kinase refolding FEBSLet, 2013, 587:666-672

6.《水生生物的生化、生理及其生态学的研究》获2009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7.《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2013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8.紫甘薯多糖的提取方法及用途,发明专利号:ZL201410535985.8

相关荣誉

“湖北名师”、首届“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