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正指导学生制作鲁班锁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静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宋枕涛 通讯员 程晓璐
“木工课特别有意思,我们都非常喜欢!”5月23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木工实训室热闹非凡,学生们手持凿子、刨子等传统工具,在木屑纷飞间打造着自己的作品,沉浸式感受木工课程的魅力。
据了解,木工实训室建设于2024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分为机械加工区、手工制作区、数控雕刻及激光切割区、作品展示区,配备传统木工工具与数字化智能设备170余台套。
实训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选课和劳动技能课,鲁班锁制作、明式家具制作、相框设计等特色实验项目。
“使用锉刀,第一是要掌握力度,第二是要掌握角度。”在机械加工区,学生们正在按图打磨,机器也在平稳运转,王海鑫老师正指导学生制作手工木簪,“学生们先从简单的学起,掌握一定的技术后可以做一些更高难度的镂空、手工雕刻的作品。”
“只有找到唯一一根钥匙,才能把鲁班锁打开。”据了解,鲁班锁是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现场,不少学生已经画完图并打磨出雏形,表示今天就能把鲁班锁制作完成。不少学生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制作的过程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大一的时候我没有选到这门课,现在大二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感觉非常幸运。”工程造价专业的大二学生王婷婷说,“在木工课上我对画图立体感的认知有很大提升,对我自身的专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据悉,自木工实训室成立以来,木工课便火爆异常,除日常教学外,实训室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开展亲子研学、木艺体验等活动,吸引校内外师生及公众参与。通过“沉浸式”木工体验,不仅普及传统工艺知识,更推动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详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