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舌尖乡愁遇见冬日炊烟,武生院火锅宴温暖启幕

发布日期:2025-11-27    浏览次数: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李瑶瑶 摄影 陈冲 郑景升)袅袅炊烟起,浓浓鄂东情。11月26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四季共享宴”中最温暖的冬日篇章——“乙巳之冬”火锅宴正式启动。在未来十天里,全校五千余名大三学生将分批与老师们一同用鄂东特色食材烹制火锅,在热气蒸腾中体验传统文化,共叙师生情谊。


“乙巳之冬”火锅宴启动仪式现场

师生同乐打糍粑 传承鄂东老味道

下午四时许,鄂东乡村博物馆门前广场上人头攒动。启动仪式在音乐学院师生演唱的鄂东民歌《对花》中拉开帷幕。而最吸引眼球的还要数传统美食制作区。在这里,师生们亲手参与打糍粑、摊豆丝等传统美食的制作,将这些承载着地方文化记忆的美食直接呈上当晚的火锅宴餐桌。


音乐学院师生演唱鄂东民歌《对花》

“嘿——哟!”在打糍粑区域,号子声此起彼伏。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后,校理事长、校长余毅带头抡起木槌,和学生们一起有节奏地捶打糍粑。“要顺着一个方向,用力均匀,”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木槌起落间,蒸熟的糯米渐渐变得绵软柔韧,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米香。不远处的豆丝制作区同样热闹。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江珩亲手示范摊豆丝,他将调配好的米浆轻轻一转,瞬间形成一张薄薄的豆丝饼。金黄的豆丝散发出诱人香气,引得师生们纷纷鼓掌。


师生亲身体验摊煎豆丝捶打糍粑等传统制作流程

师生共享舌尖上的传统美味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家乡的传统美食。”来自医药学院的学生陈世满边擦汗边笑着说,“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吃到自己亲手打的糍粑时,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现场制作的手工糍粑蘸上白糖立即成了抢手主食;豆丝则直接入锅涮煮,为火锅宴增添了独特的地方风味。

围炉共话品乡愁 热气蒸腾话成长

学工处处长王龙介绍,学校特意设置传统美食制作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在亲手制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专业知识,更要让他们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劳动体验,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王龙说。




师生共享火锅宴

本次火锅宴以班级为单位,在生活艺术楼、桐雏空间、大健康园烤吧园等多个场地同步开展。学校为每桌免费配备猪肉、土鸡、豆丝、糍粑及时令蔬菜,师生共同动手烹饪,在升腾的热气中,同学们品家乡味、话成长路、谈未来梦。


吃火锅,话未来,启新程

“就是这个味道!豆丝绵软,糍粑糯香,和我们家过年时的味道一模一样。艺术学院学生丁睿杰品尝着刚涮好的豆丝,眼中满是惊喜。

品家乡味,谈未来梦

来自黄冈红安的文学院学生姚瑶感慨:“一口热汤、一块糍粑、一张豆丝,是化不开的乡愁。鄂东这片土地永远是我的根,这份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是活动给我最宝贵的礼物。

四季宴席成传统 师生共享乐融融

据后勤集团总经理彭军介绍,为准备此次活动,他们提前一周开始筹备食材,仅糯米就准备了两千多斤。在制作过程中,该校鄂东乡村文化博物馆负责人洪斌还现场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

师生体验传统石磨技艺

“从春天在阳光下品味时鲜,到夏天与师长的毕业话别,从秋天迎接新同学的迎新宴,到此刻冬日里的火锅宴,学校的四季宴让每个季节都有了独特的味道,也串起了我完整的大学记忆。”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夏劲成感慨道:“这不仅是舌尖的享受,更是我成长的见证。”

据悉,本次活动以“乙巳围釜沸暖意,青春执箸话前程”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5日。各学院党政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参与,构建师生同乐、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

王龙表示,“四季共建共享师生宴”是学校持续多年的特色育人活动。今年的火锅宴通过融合鄂东饮食文化、民歌文化和农事体验活,让师生在美食中感受文化,在劳动中领悟人生,实现了“以食为媒、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