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大学生记者团 潘绎丞 通讯员 吴凯)1月13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优秀校友王翡翠怀揣着对建设母校事业的热情再次回到武汉,参加我校校友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大会并被我校校友企业家俱乐部聘为副理事长、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去年6月,王翡翠校友作为校海南校友会会长、海南中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优秀校友企业家代表登上我校2017届毕业典礼为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送去最真挚的祝福。今年1月,她再次回到母校加盟校友企业家俱乐部为学校双创事业发展,助力武汉打造“新时代校友经济”贡献力量。

我院优秀校友王翡翠(右三)当选校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
在后辈的眼中,她是拥有过亿资产的女企业家;在同期生的眼里,她是乐观、坚强的翡翠姐;而她自己却说,自己只是一个一无背景二无关系的创业者。谁能想到,七年前她还只是一个为了偿还父债四处奔波的求职者!创业不易,她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以创业为前进之步,踏出了属于自己光辉的人生之路。
大学,亦求学亦创业
王翡翠生于海南文昌的一个小山村,家庭依靠种植海南特有的胡椒生活。海南的热带气候恶劣,唯有耐热、耐旱、耐风的胡椒能顽强地存活,自幼与胡椒相伴的王翡翠亦是养成了乐观、坚强的品格。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一次意外,父亲突然离世。王翡翠的家庭也因此承担了巨额的债务,原本的小康之家变得支离破碎。那一年,王翡翠还在上小学,她已经考上高中的哥哥不忍心母亲独自承担巨额债务,自愿辍学打工,全家就剩下她一个学生。
她默默承受着丧父的痛苦,带着全家的期望一步一步从小学、高中读到了大学。2007年9月,王翡翠来到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因为家里的特殊情况,她先于别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一方面是创学业,按照她的话说:“只要听说有奖学金,我就会去争取。”她那踏实肯干的作风不仅收获了不少学校提供的奖学金,也令班上的同学所折服,在一次班级选举上,她以优势的票数被当选为班长,很多同学都亲切地叫她“翡翠姐”。
另一方面是创事业,她当过服务员、也摆过地摊卖过饰品、有时则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附近风景区当临时导游。她听说当临时导游一天能挣80块钱,为了赚取生活费,她利用课余时间拼命练习普通话纠正自己的海南腔,让自己能够胜任。大二,她又利用周末空余时间到雅阁市政公司实习了半年,虽然实习时间晚,但是她凭借着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从众多成员中脱颖而出,不到半个月就成为一名小组组长。
大学间创业的艰辛,她至今难以忘怀。其中的趣事更是记忆犹新,她时常和朋友们提起:“有一次摆摊正碰上保安巡逻,吓得急忙将货物打包带走却把钱包和手机掉在原地,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就业,选择正确的途径
2010年6月,王翡翠毕业了。她做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回到海南,回到阔别已久的母亲身边。
于是,她在网上疯狂地向海南的公司投送简历,幸运的是在她抵达海南的第三天便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消防预算。不幸的是,因为专业不对口加上老板的要求过度苛刻,使得她仅仅在岗位上逗留了两个月就仓促离职。
王翡翠突然意识到了就业选择的重要性,她开始重新规划求职方向,决定立足于本专业寻找事业的起点。
经过了一个月的疯狂应聘。她的简历最终被山河集团海南分公司的一名销售总监看中,他建议王翡翠应聘山河建设集团海南分公司经营部投标专员一职。王翡翠通过很多渠道了解到山河集团是全国驰名的湖北省民营特级企业,她选择了加入山河,全心投入这份工作。
可是,刚刚接手公司事务的王翡翠就遇到大难题。原先处理招投标文件的专员都已经撤回湖北总部,变成了“甩手掌柜”,剩下的事物都需要她自己完成。王翡翠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开始通宵研习相关文件,用了一个星期就处理好了这些文件。正是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一点一点地摸索和历练,王翡翠逐渐变成了一位老练果敢的投标专员。
创业,持之以恒的成功
2013年5月,武汉市丰盛城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成立。王翡翠出色的工作才能被企业董事看中,她被聘用为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专门负责公司经营、招投标工作。
经济状况开始改观的王翡翠,开始尝试着自己创业。
她认为“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于是,开办了一家美甲店。但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拥有经验的雇员经常流失,最后只好自己上阵,又当老板又当员工,劳累不堪。最终,她通过这次创业过程中的小插曲,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坚持在本行中创业,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时间到了2015年,王翡翠再也不是5年前为应聘奔波忙碌的求职者了,她已经在海南建筑市场积累了5年的工作经验,在海南建筑圈行业站稳脚跟。5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可以收获了。
同年9月,王翡翠和好友合伙集资3000万创办了海南中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短短两年,公司的业绩稳步上升,为家乡数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公司年产值1.4亿人民币,年利润200万(说明:建筑行业项目周期比较长,资金回笼比较慢,年利润只能按工程进度款进行核算)纳税达2000余万。
2017年6月,王翡翠回到母校,登上2017届毕业典礼的讲台,面对即将踏出校门的2017届毕业生们说:“就业、创业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它需要一个过程,而对于不同的人,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年1月13日,她再次回到武汉加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友企业家俱乐部,携手武汉画好“武汉+母校+校友”同心圆,助力武汉打造“新时代校友经济”发展典范城市,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实现武汉全面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