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XUEYUANDONGTAI
首页 >> 学院动态 >> 建筑要闻 >> 正文

迈入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日期:2018-01-04 人气:

岁月更迭,光阴荏苒。新年的钟声响起,岁月的车轮又前进了一程。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我们信心坚定、步履坚实,我们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共同书写武生院的壮美画卷。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生。武生院人从不畏惧挑战,我们将自强自立、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入血液,付诸实践,不断谱写着创新创业的新篇章。实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三项荣誉的“大满贯”,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我们的双创教育跻身于全国高校第一方阵;再添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达19项,我们的科技创新实力继续保持全国民办高校领先地位;组建了中国首家学养结合的“第三年龄”寄宿学校“永春里学院”,积极探索破解“中国式养老困局”,我们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吹响了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的号角,我们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气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推进“百名博士军团”、“长河学者计划”、“长河工匠教授”、“长河产业教授”等人才项目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张维友、黄泽元、何穗、吴环成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教授加盟武生院,他们以校为家,全心投入,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亲力亲为,又对青年教师发挥了以身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加快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柯贤炳、刘怿凡、徐飞、方中明等一大批青年博士教师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其中徐飞、方中明入选湖北省“楚天学子”,“植物抗逆与分子育种”“病毒载体与基因药物研究”创新团队入选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他们对高等教育事业甘之如饴、锲而不舍,汇聚成红烛精神的浩浩长河,让武生院发展的源头活水长流不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一年,武生院的魅力校园建设再放新光彩。江南水乡、梦里水乡潋滟生辉、错落成景、灵秀多姿;问天书院、大智书院亭台相济、楼阁相望、书香四溢;碧水微澜的“蓝色”校园、梦幻生态的“绿色”校园、价值引擎的“红色”校园、国风流韵的“古色”校园、炫彩流光的“夜色”校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筑了一幅幅美丽灵动的生院画卷,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生动诠释着武生院的“每天不一样”。      自古贤能恋乡土,从来才俊爱家园。校友是母校最深沉的牵挂,母校是校友心中最柔弱的心弦。武生院八万余名校友从晨光湖畔扬帆远航,在各行各业迈出了铿锵足音。学校校友总会及海南校友会、深圳校友会相继成立,成为了校友资源力量的汇聚纽带、守望母校情结的精神家园。校友张培文入选“全国创业英雄百强人物”“武汉市自主创业明星”,当选武汉市江岸区人大代表、湖北省新疆商会副会长;同期入选“全国创业英雄百强人物”的校友夏寅辉,创办的麻城话时代传媒有限公司在湖北“青创板”敲锣上市;“武汉市扎根养老事业的大学生第一人”校友宋雄获评“百万大学生留汉——十大青年榜样”;四月芳华,87名校友荣获优秀校友“企业菁英奖”“长河鸿鹄奖”“晨光芳菲奖”。有一种情怀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有一种身份无关岁月,一生不改。海棠园里的“校友之家”,种满了苦恋、呵护和珍爱之花,守望着她的“孩子”归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夜以继日的勤奋、千锤百炼的艰辛、心无旁骛的执着,才会有金秋丰盈的春华秋实。青年教师郭晓红博士在“第一届全国细胞生物学微课比赛”微课大赛中力战群雄,捧得唯一的一等奖,诠释了“舍小我,成大我”的人文精神内涵;刘群、刘怿凡等率众弟子在全国高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算量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比赛中艳压群芳,分别包揽BIM算量大赛团体冠军和全能一等奖及全部科目一等奖;“长河-金秋杯”双创大赛中程烨老师研制的“紫归”中药口红爆红网络,吸睛无数;生科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学院、化环系、园林系、体育系等一大批教师在全国性或全省性各类赛事中,个个表现不俗,喜获佳绩。丁明刚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卓尔不群,斩获铜奖,实现了零的突破;朱杰、金炎冬等同学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中技惊四座,获得一等奖;各院(系)学生在国家级或省部级各类竞技赛事中捷报频传,喜讯连连,共获奖300余项。四季耕耘景,时时丰收节。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全国十佳易班工作站、全省高校征兵工作成效突出单位、湖北省高校伙食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欲道今年花开好,料得明年花更香!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转型发展、双创教育、社会服务、党建思政、校园文化、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不平凡的业绩,不少指标实现“井喷式”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校师生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校理事会,校党委,校行政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过去一年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积极贡献!衷心感谢各位校友,各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对武生院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征程。      2018年,将注定更加不平凡!三届五次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将是我们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事业发展目标的攻坚时期,更是学校跨入新时代,实现新愿景的厚基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核心,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发展条件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事业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向着繁荣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锦绣大道昂首阔步,砥砺前行。      2018年,将注定更加不平凡!我们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全面审视和全面诊断,多维展示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办学影响力。这是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这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越、促进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全校师生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只争朝夕的精神、破冰前行的勇气和创新发展的智慧,扛起引领全省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8年,将注定更加不平凡!长江新城落子谌家矶—武湖区块,武汉“四镇”新格局指日可待,我们处在了新城腹地。“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国际友城、创富之城”的建设,“五区交汇”“四港合围”“三环环抱”“水陆空铁覆盖”,重大机遇叠加、资源优势叠加、利好政策叠加,我们将乘着21号线城市列车,驶入“立足大武汉、服务大武汉、融入大武汉”的高速车道,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杆。新的一年,希望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坚守教育理想,用“工匠精神”“红烛精神”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神圣使命。新的一年,希望广大同学和各位校友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梦”“生院梦”托起“中国梦”。      祝愿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以及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朋友们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版权所有 © 2016-202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鄂ICP备090185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