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拂过江城
湖北各地逐步恢复省内公共客运
底中风险区市民可凭健康码在湖北省内出行了
草长莺飞之际,正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
武汉虽有好转,但是抗“疫”仍未结束!
“我是湖北红安人”
我院2018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6班的秦可同学,自2月16日疫情初期开始,在当地红十字会做抗“疫”志愿者。疫情爆发之际,封城逼不得已,可是医院的收治病床还不够用,医生护士防疫物资稀缺。好在,全国各地捐献的防疫物资陆续运来疫区湖北红安,工作量很大,红安红十字会慈善机构急需志愿者帮忙。秦可同学得知情况,便在居家自行隔离期满之后,经过与家人商量,主动选择了申请去红安红十字会抗疫救灾物资仓库做志愿者,并与红安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冯宗辉取得联系。
秦可同学当志愿者的第一天,红安下了一场大雪,天气比较冷。红安红十字会接收了一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需要尽快分发到各定点医院;接到红十会抗疫救灾办公室电话,她穿戴好帽子、口罩、防护眼镜,急急忙忙地向物资仓库出发了。
到达现场,与其它的志愿者汇合后,仓库负责人向志愿者们作了简单安全防护培训和分工,就开始了把集装箱里的物资搬运到指定仓库的工作。2000个KN95口罩,200套医用防护服,2万支体温计,3360瓶秒洁抑菌液……秦可同学和志愿者小伙伴们按照红十字会统筹协调安排的明细表,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登记分装打包贴标签,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开展接受统计分发工作。这些物资早一秒发放到各医院,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就少一秒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深知责任重大,所以不敢懈怠,速战速决。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搬运物资,秦可同学也是忙得满头大汗。在不忙的时候,秦可同学就利用学计算机的专长,帮忙学着做爱心登记电子台帐。这就是她每天做志愿工作的常态……
“我是湖北红安人,革命年代,我们红安人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垂不朽。现在我为了家乡能早日战胜疫情,尽微薄之力又算什么。”

“亲眼看到有那么多人为这个城市努力着,真的就不再怕了”
我院2018级计科专业一班的袁炎昊同学,从2月9日至今一直配合当地防疫工作组完成物资搬运,完成好所属各个乡镇的物资清点,配发和登统计等工作。从疫情开始,每天就会有大量物资从外地运送过来,哪怕是春节那几天,防疫工作组的成员也都是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因为该生的父亲正好是防控指挥部物质保障负责人,在特殊时期,全部都是封闭管理,父亲出门之时,全家都提心吊胆的。深知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但是为了保障整个区里地外来物资能顺利配发,父亲成了他心中最美的“逆行者”。于是元宵节过后,袁炎昊同学便报名参加当地的防疫志愿者队伍。袁炎昊同学坦言,从2月9号开始坚持到现在,真的非常辛苦。有时外地物资晚上8点多抵达,等到志愿者们搬卸、清点后,11点多才能下班。在休息时,他和共事的志愿者相互给对方打气。袁炎昊说:“我们年轻人身体好,我又刚退伍,有出不完的力,我不怕病毒!说真的,不怕是假的,每天跟大量的人接触,自己稍微咳一下就后怕,但是真正站在那个岗位,亲眼看到有那么多人为这个城市努力着,真的就不再怕了。从疫情开始这个城市承受了很多,但我们都在做对的事,真的很感谢所有善良的人,我们志愿者一行中也有不少是大学生,我们都是武汉人,为这个城市出份力,我觉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