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彭基)3月24日,我院信管-软件党支部通过QQ直播的方式开展“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主题线上学习日活动,旨在让支部成员更加明确身为新时代青年党员,肩上所应挑起的责任和担当。本次学习日活动由该支部副书记杨帆同学主持。

线上主题学习日主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支部副书记杨帆以习近平总书记于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以下简称《回信》)作为背景资料,引发支部成员思考,从“回信感受”、“优秀人物事迹”、“入党人现在可以做什么”三个方面展开本次的学习日活动。

图为杨帆为成员讲解《回信》并作感想
解读《回信》时,副书记杨帆讲到,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工作者中有1.2万多名 “90后”。正是有志有勇的青年一代,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习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鼓励和肯定;习总书记对驰援战疫一线的青年提出表扬,同时也对全体中国青年定下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支部成员在活动中共同研读《回信》,从中感受到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担当尽责、努力奋斗的激励,以及无数同龄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支部成员张婉婷表示,用青春书写担当,方能乘风破浪、不负众望。

图为参会成员学习优秀人物事迹
新冠肺炎阻击战持续至今,涌现了成千上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学习“优秀人物事迹”环节,副书记杨帆向参会成员讲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中两位“90后”成员王奔和吴超的人物事迹。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三批援助武汉医疗队紧急集结,驰援武汉,王奔和吴超和队员们开始了新冠肺炎临床一线救治工作。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在向习总书记汇报工作后,作为北大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王奔和吴超,于次日代表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队员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们汇报了在抗疫一线奋战的情况,也表达了将继续发挥党员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决心。年轻的 “90后”党员们的铁肩承担着疫情胜利的希望,他们在收治、诊疗、医嘱、查房等日常工作中疏导病人的焦虑,为患者争取更多康复的可能。在抗击疫情的风雨洗礼中,“90后”用实际行动成长起来了,撕掉了曾背负的负面标签。支部成员们在王奔和吴超等人的事迹汇报中思索身为党员的职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需要学习的,更是需要践行的,身为入党人,更应当争做共和国的脊梁。

图为支部成员线上讨论“入党人现在可以做什么”
在问到“入党人现在可以做什么?”时,许多支部成员表示要做好个人防护,遵守疫情期间少出门、不聚集的出行规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家人、为身边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支部副书记杨帆同学为参会者们讲述了支部成员陈钧瑶和余蛟虎两位同学做防疫志愿者的事例,号召大家向这两位同学学习,要敢于吃苦、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安危之前。作为计信入党人,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和广泛获取信息等专业优势,敢担当,不怕难,勇奉献,朝着习总书记定下的目标去奋斗,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热印记。
据悉,我院包括信管-软件党支部在内的四个学生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线上宣传优势,广泛动员学生党员和入党人开展学习日、主题分享会等支部活动,进一步夯实党员综合素质提升、带动全体部员进步,促进计信院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