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数智育新匠 产教协同创未来
工商管理教研室依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农文旅+营销”特色专业发展路径,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以OBE理念为引领,构建“教、训、赛、创”一体化育人体系。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在课程改革、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和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与本科并重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强师筑基: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教研室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倡导“严谨自强、求是创新”的校风精神,注重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协同发展。
教研室坚持每周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设计优化等主题进行研讨,形成“老带新、传帮带”的良好机制。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不少于2次学术会议,如第七届智慧财经与制造服务业教育论坛、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新零售专委会2025年学术论坛等,涵盖数字营销、创新创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领域,拓宽教师视野,紧跟行业发展前沿。2024-2025学年,团队成员分别获评“优秀教研室主任”和“优秀共产党员”各1人;举办校内校外专题讲座4场,涵盖直播电商运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内容,有效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与行业对接能力。
图1:周三下午开展教研室活动
图2:教研室开展评课与磨课活动
图3:成张帆老师参加第七届智慧财经与制造服务业教育论坛
图4:教研室组织教师参加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学术论坛
图5:黄绢老师在学校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训
图5:成张帆老师在利川南坪乡开展AI赋能乡村电商培训
二、改革创新:教学与科研融合夯实力
工商管理教研室坚持以OBE理念为指导,推进“课程—教材—项目”三位一体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省级一流课程,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发展水平。
2022-2025年期间,教研室获批1门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情境导向的管理学课程数智化教学创新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资源建设方面,出版教材1部,著作2部;联合企业建成3门课程的行业企业真实案例库。在科研方面,先后获批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10项、校级项目1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SCI论文1篇,北大核心论文1篇。
图6:马玉芳老师出版的软文营销专著
图7:成张帆老师获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5年度规划课题
三、协同育人:构建全链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工商管理教研室紧扣“专创融合、产教协同”主线,与星巴克、万豪酒店、唯品会等13家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提供实习岗位,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市场营销专业依托校办企业武汉长河农业科技开发限公司开设“农文旅一体化特色实践班”订单班,持续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在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教研室老师参与搭建了武生院农文旅产品展销平台,该平台是学校按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结合办学特色,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级“问天筑梦”青创园,将学校智汇农场、长河现代农业双创示范园、长江生态科技农业园蔡漖基地、利川产学研用基地等作为双创孵化园,采取“互联网+展销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积极与乡村农特产品建立帮扶展销机制,搭建当代大学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平台。带领学生帮扶汉川市汈汊湖水产养殖户销售大闸蟹五百余斤;帮扶罗田付家庙村部分村民销售滞销西瓜五千余斤;帮扶利川蜂蜜养殖户销售蜂蜜三百余斤;帮扶山河新村草莓种植户销售草莓两万余斤;帮扶四川眉山沃柑种植户销售滞销沃柑五百余斤;带领学生联合新疆建设兵团五师“双河优选”平台,直播带货新疆特色美食。
图8:营销专业学生直播带货新疆特色美食
在学科竞赛方面,师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57人次获一等奖,83人次获等级奖。在2023年,营销专业学生李龙岳、袁坤的创业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2025年,营销专业学生阮贝霓、韩钰婷参加第二届数字营销实战竞赛(南部赛区)获得一等奖。
图9:营销专业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
图10:营销专业学生获第二届数字营销实战竞赛(南部赛区)一等奖
工商管理教研室将继续秉持“知农、爱农、助农”的育人初心,赓续“智慧新农匠”培养传统,深化“数智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将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扎实的举措,不断提升专业影响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