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徐豆豆)3月13日下午,管理学院全体在教师在6209会议室召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课程育人”推进动员会。会上,全体老师集中学习了学校关于开展产教融合的相关文件后,分教研室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图为市场营销教研室讨论现场
图为物流经济教研室讨论现场
图为公管教研室讨论现场
图为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讨论现场
图为旅游管理系外出调研现场

图为财务管理教研室讨论现场
下附学院各专业研讨发言概要:
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发言
刘力老师: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市场营销专作为经济管理专业推行产教融合与工科专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只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市场营销这种活动,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践落后,仅局限在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可寻找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制定轮岗制度让学生轮岗实习,把理论用到实践。
杨琨老师:作为一位教师,眼里心里都要装着教学,努力改造课堂,认真为学生上课,不能只讲理论,也要为学生进行了再拓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让学生更好学好知识。
物流经济教研室教师发言
廖卫老师: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资源,积极带学生进企业到现场观摩、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了解产业和行业发展现状,提前演练必备的职业技能。要经常与企业骨干员工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将最新的行业资讯和经典企业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知识活泛、生动起来,让学生能实在感受到课堂和外面世界的链接,体验到课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做出规划,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多方面人才
余波老师:产教融合,重在服务地方经济。依托地方资源开展产教融合,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来考虑,都是非常经济有效的。除了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等,还可以围绕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参加企业管理或者技术方面的研讨会,更多的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及需求状况等,要用好政府这个桥梁,争取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公管教研室教师发言
鲍金玉老师:我个人认为人培很关键,确定好方向,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开设课程,去进行实践性教学。目前,城市管理专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太少,后期需在这方面下功夫,尽可能带着学生走出去,作为老师我也要注重实践性教学,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
齐莉莉老师:我认为可以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尤其作为文科、又偏理论性的专业,实践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例如建立专业实训室,管理沙盘之类的,或者让学生走出去多看看,多参加企业实习,增强学生对理论的实践性。
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教师发言:
范仁军老师:我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企业实践经验,更多的也还是依靠课外读物汲取企业实践的养分,缺乏真刀实枪,自己的知识面还不够宽,难以将自身所学专业和其他想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后期将利用寒暑假时间,参与企业相关的挂职锻炼,真正能将理论知识用于企业的实践,多与相关行业的老师交流,真正将专业知识进行深度发掘。
谭爱平老师:在教学课程设计上,尤其是课程教学目标上,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在上此课时会带领学生认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需求性,上课采用吸引性的讲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讲课,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吸收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旅游管理教研室教师发言:
孙兴美老师:产教融合可以培养出更适应行业和社会的人才,解决教育和产业脱节的问题,也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自身出发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主动学习。作为专职教师,我会在今后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和对话了解新时代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有的放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聂媛媛老师:我们培养的学生核心素质和技能要满足企业的需求,教学和企业的需求相对接的最好办法,教师要积极了解当代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进行合理的课堂改革,深入企业调研,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师自己也要积极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深入企业去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以此来重新组织自己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财务管理教研室教师发言:
刘珣老师:要牢固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重视课程设计,做好课程整体规划,重视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听、练、想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程老师:我认为可以“引企入教”,使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并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使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那将使学校和企业都受益,就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