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汉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和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武生院涌现出一大批勤奋学习、励志成才的先进典型。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校友徐勇,在校期间勤读书,毕业后到浙江大学和美国名校读博,32 岁成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无人机群研发领域的拔尖人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友鄢圣敏,现任四川自贡市农科院粮作研究所所长,他学用结合,专注于水稻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其科研成果转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8.35 亿元,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他们的成长故事,就是对“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生动诠释。
从爱读书开始,培养阅读的兴趣。读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注重培养爱读书的气质,通过阅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弥补知识不足和思维局限,提升自身素质。
通过读好书,提升阅读的质量。大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感受杰出人物的智慧,领略经典文学的魅力,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要多读纸质书,互联网固然提高了阅读的广度,但纸质书才能提升阅读的深度,更好沉浸和专注于阅读本身。
善读书才能发挥阅读的最大价值。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泛读是基础,要通过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博采众家之长;精读是重点,对必读之书,如重点专业书籍及名篇佳作等,要认真细读,深入思考,掌握其“微言精义”。“阅”是视觉输入,“读”是听觉输入,大声“读”书,可以会聚心思,培养语感,强化记忆,加深对书本的理解,有效提升阅读效果。